“很方便,我们下个楼就能做核酸检测,也很快能出结果。”不少做完核酸检测的市民这样说——而这,得益于日前深圳快速启动了移动核酸检测实验室。以支援与盐田疫情所涉区域的核酸检测工作。
这台外形像集装箱的移动核酸检测实验室,占地面积为12×2.45米,高3米,拥有生物安全2级实验室的全部配置,配备核酸扩增所需的3个独立空间,分别为试剂准备区、样本制备区和扩增分析区三个区域。据了解,该实验室的核酸检测标本工作在3—4小时内即可出结果,日单检量人份,混检量0份。
该实验室最大的优势是可移动性,可以根据任务直接开到采样点,现场进行核酸检测。而且省去了样本转运的流程,大大减少了从采样到检测之间消耗的时间。此外,所有样本在检测完成后均会在实验室内经过无害化处理再运出,对外部环境不会造成任何污染。
这台移动核酸检测实验室身上,闪耀的正是深圳的科技抗疫力量。
事实上,科技抗疫中的深圳力量一直令人印象深刻。疫情期间,深圳成为全国首个凭“码”出行的城市;很多坐公交出行的深圳人都知道,深圳的“车厢防疫安全距离预警”系统会对车厢载客量追踪分析,不同车型设置不同标准,一旦达到预警值调度员可快速响应,及时增派车辆,减少乘客聚集。
尤其是,疫情暴发以来,监护仪、呼吸机、输液泵、超声等医疗设备从深圳源源不断输往海外。华大基因的检测盒更是出口全球数十个国家,让人看到了深圳的科技“硬核”,也体现了深圳在抗疫过程中的全球担当。
医院院长刘磊在接受晶报记者专访时说,“此次疫情,深圳有能力控制。”他的信心,或者说城市的信心,来源于各相关部门的积极应对、市民的自觉防护等,当然也离不开科技力量在背后的强力支撑与加持。
来源
晶报APP
记者:李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