榴莲,一种让人又爱又恨的水果,抛开气味是香还是臭不谈,单说它水果之王的称呼可是名不虚传,营养价值确实很高。榴莲虽好,关于它的谣言也不少,我们还能不能愉快地吃榴莲了?
“榴莲与酒同食致病”不可信
有传言说“喝酒后8小时是酒精彻底分解的时间,这一期间不宜吃榴莲”,而且“糖尿病人喝酒时同吃榴莲危害更大,不仅会导致血管阻塞,而且严重的会出现血管爆裂和中风”。听起来还真的有些可怕,可事情真是如此吗?
据科学辟谣平台介绍,榴莲中的确有含硫成分(也就是榴莲独特气味的来源之一),这些成分可降低肝脏内乙醛脱氢酶的活性,而后者又决定了肝脏代谢酒精的速率,即所谓的“吃榴莲会影响酒精代谢”的依据。
但事实是,这些含硫成分降低酒精代谢活性的程度是非常有限的,而且还和吃榴莲的量及榴莲的种类有着极大的关系。也就是说,正常吃榴莲确实会影响乙醛脱氢酶活性,但只是轻微的影响而已,并不会像谣言中说的那么严重,既不会导致酒精中毒,更不会诱发疾病和死亡。而且,不同个体代谢酒精的能力也有差异,那些擅长喝酒的人体内乙醛脱氢酶活性本来就很高,正常吃榴莲更不会对酒精代谢产生影响。
不过,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酒和榴莲都属于高热量食物,而且榴莲的升糖指数较高,对血糖影响很大,不要说放在一起同食,就是分开来单独享用,也一定要严格控制量才行!
食物相克属无稽之谈
除了跟酒“有冲突”之外,还有说法认为:榴莲与如辣椒、生姜、韭菜、洋葱、羊肉、狗肉、大枣、龙眼等温性食物同食容易上火,与过量山竹同食容易便秘,与海鲜同食会引起肠胃严重不适。这些传言中虽说食材种类不同、说辞迥异,但其实殊途同归,根本上都属于食物相克的范畴。
专家介绍,首先,食物相克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所谓食物相克导致的腹泻、过敏等问题,其实是由于某种食物本身不洁导致的,或是进食者本身有食物过敏体质。其次,任何的饮食行为都需讲求适时、适度和适量,任何食物吃多了,都会造成食物消化和营养素吸收负担加重,进而影响体液和激素分泌,甚至诱发脏器和免疫功能紊乱。
所以说,榴莲虽好,适度为佳。谣言很多,切莫轻信。
来源
晶报APP综合科学辟谣平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