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爱生活、热爱写作的深圳学子,晶报为你们提供平台——晶作文。晶作文栏目已于7月16日正式与大家见面,旨在为中小学生提供展示才华的平台,为学子们搭建互相交流、互相学习的平台。
“晶作文”栏目面向全市三年级至九年级的学生征稿,学生可根据主题及要求写出作文,并在截稿时间前按要求投稿。优秀作文将刊登于每周五的晶报报纸,及晶报APP等新媒体平台。
在这里,你能让更多人看到你的文字;在这里,你会与优秀作文不期而遇;在这里,你可以尽情实现你的文学梦想。为使广大读者更好地走进深圳学子的优秀作文,我们特别邀请各投稿小作者的指导老师为文章留下宝贵点评。
本期征文主题:《尝试》。凡事敢于尝试是需要勇气的,也是令人佩服的一种精神。不尝试不知道自己的潜能有多大,不尝试也不会知道成功还是失败,失败不重要,重要的是经历,只有勇敢的经历过才能对自己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同学们,你们都有过怎样难忘的尝试经历?生活中,你是一个敢于尝试的人吗?看看同学们是怎么想怎么做的?
以下是来自深圳市横岗中心学校、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龙岗学校、龙岗区金稻田学校、龙岗区外国语学校(集团)星河学校学子的精彩作文,请欣赏。
1.尝试
作者:深圳市横岗中心学校八(5)班罗浩森
人生有无数次尝试。尝试举手发言,尝试着参加竞赛,尝试着自己做菜,正是在尝试的过程中,我们逐渐明白与这个世界的规则所在。而我的那次尝试,在别人的眼中也许是平淡无味,但对我来说,却是一次蜕变。
幼时母亲严厉,要求甚多。我从小就是循规蹈矩的乖宝宝,一路成长,虽斩获很多成绩,很多荣誉,内心深处却始终恪守冷暖自知的守则。然而支撑至今,不是没有过挣脱的念头,它们只是被我偷偷藏在心房的某一处角落,蠢蠢欲动。我本以为自己能守住那些无数次在耳边呼啸而过的念头,不让它们生根发芽,然而我却真的做了这般尝试。
彼时正是叛逆期。心里的疯狂和不甘像毒素般一点点累积,同那些四面八方接踵而来的压力一起扼住了理智的咽喉。似乎是刚和母亲吵完,平生第一次拎起书包夺门而出。我知道我必定让她伤了心。只是我被自由的快乐蒙了双眼,不管不顾不听不想,人生难得按自己的意愿做什么。
一路走走停停,背包沉重硕大,肩膀酸疼,只是内心清明皎洁,好像刚刚诞生于这世间。路人的眼光异样。我只是不停地启动双脚出发,听从自己内心的意愿。在路上的时候,从来不用思忖过去未来。所以我如此迷恋行路的感觉。风尘仆仆,精神奕奕,像个莽撞的旅人。
一路行至天黑,终于不舍地回家。我不知这能不能称得上离家出走,它顶多算是对日复一日生活的小小背叛,是个戛然而止的断章。至今想来我悲悯自己,如此幼稚,换取的却是不到半日连快乐都无法彻底的出逃。
回家已经很晚。灯还亮着,桌上的碗筷纹丝未动。母亲坐在沙发上,看着我,眉间有一闪而过的欣喜,很快恢复成一潭死水般的平静,没有大发雷霆。我释然般转过身,却听见身后传来微弱的抽噎声……母亲如释重负一般瘫坐地上,崩溃地捂住脸,眼泪像泉水一样顺着手指的缝隙往外涌,衣襟濡湿了一片。我从未见过母亲如此失控,这太叫人心疼。她努力不发出声音,整个人像经历过一场浩劫般无力,只是摆摆手叫我去吃饭。我不忍离开,张了张嘴,却不知要说什么,最终无言。我太不懂事了。
这是注定失败的尝试。可是我却真真切切地体会到成长的滋味。它教我懂得照顾他人感受,懂得学会接受,最重要的是,懂得了把不甘心的梦藏起来,并为之努力。不是所有尝试都会成功,但是经过尝试,我们都会成长。也许,那颗叫做梦想的种子,经过隐藏和擦拭,在未来的某一天,它就会悄悄地发芽并绽放。
横岗中心学校八(5)班语文老师杨红伟点评:
小作者用大量的内心独白式语言写就本文,文章看似平淡,实则一波三折。小作者的心理描写较为出彩,从遵从内心的想法“出逃”的欣喜到回家前的不舍的低落再到目睹母亲流泪的愧疚,最终化为成长的印记。文章首尾呼应,结构严谨,文末点题的同时深化了中心。全文贵在感情真挚!
2.一粒种子的尝试
作者: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龙岗学校九(3)班杜嘉乐
“路漫漫其修远兮”,人生的路是一条探索与尝试的之路,在黑暗中摸索,在尝试中突破,那闪烁着光亮的方向就是梦想与远方。
绘画是我生命中另一个探索的方向,素描就这样慢慢走近了我。小小的画室,迎面便有一扇木窗,窗台歪斜着一个斑驳的花盆,盆中不知谁洒下了一粒种子,只露出一个灰褐色的“小头”,身体的大半部分却不知被哪个顽皮的小孩用碎瓦压住了。“素描的基础是排线”,我对这粒种子的同情被老师的一句话拉回到绘画中来。一道道笔直的线在老师苍劲有力的手下轻盈的划出,我学着老师的样子,在纸上来回划动,可出现在纸上的却是一排排弯似月牙的弧线,我见状,便想极力地把线扳回来,可最终还是一条条弯似蠕虫的曲线,丝毫不见一根直线的踪影。我不甘心,又接连尝试画了几张,歪歪斜斜的线条拧在一起嘲笑着我,心中的自我怀疑悄然而生。
终究对绘画的热爱驱使我继续练习,接连画了几张后,结果和之前的并无两样。手臂酸疼不已,窗外滴滴答答的雨声不知何时而起,雨愈下愈大,串成线的雨水倾盆而下,落到窗边花盆中,渗入泥土里,击打着种子。不知它能否借住这个机会重新破土?片刻的休息后,我又回到画板前,心中虽有些灰心丧气,但我还是尝试着又画了几张,不过总算有些进步,至少一张纸内能够画出一两根直线了。
这份热情究竟还能持续多久?我不断在问自己,排线都做不好,我怎么能画出自己理想的世界呢?几天后,我无力地推开了画室的门,窗台上的那个花盆里竟然有了一个嫩绿色的小芽,是那粒种子,它竟然推开了瓦片,在风中摇着手。这几天的日日夜夜,想必它在风雨中不断汲取营养,不断尝试与破瓦抗争,最终在无数次的尝试后成功破土而出。我见到这副景象,内心突然被触动,我不就像这种子一样在坚持吗?种子为了光明,而我为了梦想。
望向窗外,一抹绿色沐浴在阳光之下,我手中的笔也充满了力量。它扎根土里,也扎根在我心中,在黑暗与迷雾中我将与它不断尝试与探索,破雾前行,为了心中的光明与理想“吾将上下而求索”!
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龙岗学校九(3)班语文老师马睿诗点评:
瓦片挡不住种子萌发的尝试,枯燥的排线也阻挡着不住小作者对梦想的探索与坚持。文章用一颗种子的探索与尝试写出了小作者在学习绘画中的努力与坚持,种子的象征意义就自然而然传达出来了。细腻的心理刻画,简洁的语言,将小作者在追求目标与理想路上的尝试与成长写得生动且深刻。
3.在尝试中成长
作者:龙岗区金稻田学校八(1)班陈晓雯
尝试带来的或许是坎坷,又或许是成功。尝试,让人成长,是痛,并快乐着。
一次班上举行演讲比赛,需要一个主持人。我听见有同学推荐了我,我欣喜片刻后听到的是组织者的一口否决:她其他方面都挺优秀,但不够胆大,更大的缺点是缺少临场发挥的能力。真是冰火两重天,从欣喜的巅峰跌到沮丧的谷底。
我很是羡慕那些在众人面前举止大方、应对自如的同学。我曾经也想过做出改变,可每次都是由信心满满的准备变成临场的退却,我想我需要尝试突破自己。
好在下一节是语文公共课,为了全身心的投入课堂,我暂时抛开了沮丧的心情。课堂一开始,老师巧妙的开场将同学们带入课堂的胜景:老师先是问了几个简单的问题,同学们齐刷刷地举起手,生怕点不到自己。课堂的气氛很是欢快。随后,老师抛出了一个难题,这个难题把同学们都问住了。就当他们沉思时,我心中一动:这不是昨天我所预习的知识点吗?况且加上老师所讲的,我完全可以胜任这个问题。老师将目光定格在了我身上,那眼神中满是期待。但不出所料,我还是默默的低下了头。
老师将目光转移到别处。我的心中如有波涛海浪在翻滚一般,想起老师期盼的眼神,我对自己恨铁不成钢。我幻想着我发言后获得一片掌声,我在心中为自己打气。
终于,我跨破了心中那道心理障碍,怯怯地举起手。同桌看到后惊住了,在她的鼓励下,我把手高举,高过了头顶。老师看到后先是震惊,后又是一种期待与欣慰。
在我的精心准备下我的回答一气呵成。当我怀着紧张不已的心坐下后,班上响起了一片掌声特别是语文课代表,她拍了很久,而带头鼓掌的老师,眼神里更是多了一分骄傲。
那一刻,我赢得来了属于自己的一片掌声;那一刻,我尝到了成功的滋味;那一刻,我才真正觉得自己成长了许多。
通过这节语文公共课,我也成功当上了演讲比赛的主持人。在尝试中成长,是收获的,更是不容易的!
金稻田学校八(1)班语文老师谭登美点评:
这篇习作开门见山直接主题:尝试,让人成长,是痛,并快乐着。一语道破尝试的内涵。作者迅速切入一个场面。因为各方面都比较优秀,被列入主持人名单。但又因为不善表达而落选。作者精心设置的这一切都只是为了后文巧妙的铺垫。接着作者写一节语文课上的尝试,成功突破了自我。有各种描写、特写,暗示尝试的成功少不了了来自各方面的鼓励。一句“我当上了主持人”照应、收束全文。揭示主题敢于尝试的结果。情节简练,但因作者的善于铺垫、描写,仍能紧紧抓住读者。可算佳作一篇。
4.第一次演讲
作者:龙岗区金稻田学校九(2)班林晓珊
人生的意义在于不断尝试,不断挑战自我,如果一个人连尝试的欲望都没有,就好似那温水里的青蛙,那些潜在的危险终会给你以致命的打击。
在朗朗读书声的早晨里,老师把我叫了出去:“晓珊,下周轮到我们年级组织国旗下演讲了,老师们希望你可以作为学生代表进行发言。”说完,便直接把稿子塞到我手中,生怕我不同意似的,临走时还给我立了一个大拇指。
一整个早读,期待与害怕这两种情绪不停地围绕着我,就像两只嗡嗡的苍蝇一样挥之不去。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我在网上查询了许多演讲方面的资料,适当的升调与放慢语速,对讲演内容进行深入了解,我不断地练习,只为那一天的到来。
终于到了这一天,我尽管做了充分的准备,但还是把稿子看了一遍又一遍,直到听见主持人叫到我的名字。那一刻,世界仿佛都安静了下来,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在我身上,我站在主席位上,面对着全校几千师生,握着话筒的手沁出了汗,心脏也想跳出来与大家见面似的。
我不记得自己如何完成的演讲,只记得嘴巴因为肌肉记忆而不停地开开合合,直到说道“谢谢大家”时才逐渐缓过神来,整个操场上响起了震耳欲聋的掌声,我缓步走下主席台,手与脚抖得不行。
我成功了!
那一刻,我领悟到一个道理:如果我们害怕前方的沟壑,那我们将不能到达彼岸,如果我们不愿睁开眼睛,那么我们将永远面对黑暗。
金稻田学校九(2)班语文老师张莹点评:
人生之中总有许多的“第一次”需要我们不断尝试,小作者以第一次登上演讲舞台的经历,告诉我们一个道理:面对难以完成的挑战时,与其身处黑暗感到迷茫,不如试着提灯前行。全篇文章结构严谨,叙事语言精练而不浮华,在质朴中流露出人生的哲理,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好文章。
5.一次有趣的尝试
作者:龙岗区外国语学校(集团)星河学校八(2)班匡晓萌
这个周末,我做了一次有趣的尝试——向奶奶学习做包子。
奶奶先教我调面团。我将自发面粉倒进一个盆里,加水,用筷子搅拌,过了一会儿,却没有形成理想中的面团,原来是水和面粉的比例不对。接下来,我就开始了漫长的尝试——一次次调配面粉与水的份量,连搅拌的力道、搅拌的时间都做了不同的尝试,终于做出了令奶奶满意的面团。
然后就可以带上手套给面团“按摩”了,我看奶奶做得挺轻巧,等我亲自上手,才发现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一直保持一个方向、一个力道给它“按摩”,还得时不时加几滴水,让它保持湿润。就这么揉啊揉,慢慢地,面团开始膨胀了,这可把我高兴坏了,揉得更起劲了。
接下来,就可以做包子馅儿了。我按照奶奶的指示,先把猪肉、胡萝卜粒、玉米粒等材料依次放到案板上,用刀把肉剁碎,再精准地放入姜、盐和各种调料,和肉搅拌均匀,成功地做好了肉馅。
做好包子馅,面团也发酵得差不多了,把面团平均分好后,就可以开始擀面团了。第一次擀面团,这可是比揉面团还要难上几十倍的挑战。擀面杖在奶奶手里小巧灵活,在我手里却是沉重笨拙。擀了好几次都找不到规律,于是我又开始了新的尝试。擀面时,要保持力道一致,不能一边重一边轻,推的时候要慢慢推,不能一蹴而就……终于,较为规则的圆形面皮做好了。
最后部分,包包子。只需要将包子馅儿放在包子皮中央,再把包子皮的边往中间一提,捏紧,一个包子就做好了。包完包子就能放到蒸笼里面去蒸啦!蒸出来的包子胖嘟嘟,白乎乎,我觉得吃起来美味极了!
这真是一次有趣而成功的尝试,它不仅让我了解、学习了一项新的劳动技能,更体会了每天早餐桌上奶奶蒸的包子是多么的来之不易。
龙外(集团)星河学校八(2)班语文老师刘洋点评:
智慧来自双手。小作者用勤劳的双手进行了一次有趣又有意义的尝试,不仅收获了生活的技能,也收获对大人平时辛勤付出的理解。尝试的过程,描写得具体、生动、有条理,读完此文,读者也会萌生做一次包子的念头吧。
6.勇于尝试
作者:龙岗区外国语学校(集团)星河学校四(1)班罗谨萱
人生中总要有无数次尝试,如尝试做家务,尝试体育运动,而我的回忆中每日阅读是我尝试经历中最难忘的。
开学的第一天,妈妈语重心长的对我说:“你的作文和阅读理解能力太差了,我建议你多阅读阅读好的书籍,积累你的词汇量和拓展你的阅读理解能力。”于是我决定尝试坚持每日阅读1小时。在我开始每日阅读的那天晚上,我兴致勃勃地翻开了书,看了一个小时。“到十点了,该睡觉了。”妈妈关心地说,于是我便恋恋不舍地去睡觉了。
在一个月后的某一天,由于那天学校活动太多,我写完作业都十点钟了,到了休息时间,我就想着一天没坚持阅读也没关系吧!就这样我开始落下了一天的阅读。到了第二天我又鬼使神差地给自己找了个理由“我明天再补吧”,我又落下了一天的阅读……就这样,我的每日阅读没有坚持下来,放弃了。
在我放弃阅读的第二个星期一,语文课上语文老师公布了一周前全校作文比赛的成绩,当念到我的名字时,我自己都不敢相信我竟然拿了二等奖,相比我原来那拿不出手的作文水平,简直就是天壤之别。这时,我深刻感受到妈妈让我坚持那一个月的每日阅读是多么重要。于是,我的阅读心又开始热血沸腾起来了。
这告诉我们,只要勇于尝试,不管是失败还是成功,都是一次美好的经历!
龙外(集团)星河学校四年级(1)班语文老师黄志玲点评:
最容易也是最难的就是“每日坚持”要做的事情!小作者通过文字给我们讲述了坚持阅读的尝试:坚持—放弃—收获—再坚持。文字质朴却真诚。小作者真的找到了阅读的内驱力,享受阅读的愉快。
来源
晶报APP
记者:马涛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