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少年新闻学院
一、学院介绍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少年报社少年新闻学院,成立于年4月15日,是经共青团中央和中国人民大学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由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和中国少年报社联合创办的第一所面对全国青少年进行媒介素养教育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培训机构。
学院由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许嘉璐、全国政协原副主席万国权担任名誉院长。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邵华泽担任专家指导委员会主任。全国教育界、新闻界著名专家、学者分别担任专家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和委员。院长由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报纸出版中心总监司惟担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教授、博士生、研究生和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五报十一刊”及全国多家媒体的知名编辑、记者担任教学和辅导工作。十几家最有影响力的少年儿童报刊和多家新闻媒体作为协办单位,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新闻实践园地。
二、学院文化1.学院宗旨:致力于青少年媒介素养为核心的综合素质教育培训2.学院目标:缔造中国青少年课内外结合的经典教育。3.学院追求:培养既有优秀的学习成绩又有强大社会生存能力的国家栋梁人才。4.学院口号:小记者看世界5.小记者培训方式:课内外校内外结合,理论联系实际6.小记者标准:十会,会学习会生活,会选择,会判断,会思考,会决策,会交流,会合作,会创造,会成才。
三、专家团队名誉院长:许嘉璐主任委员:邵华泽人民日报社原社长、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名誉主席、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副主任委员:徐心华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党组书记、中国人民大学兼职教授焦洪波科技日报社社长刘再明香港文汇报社长、总编杨伟光前中央电视台台长、中国人民大学兼职教授刘宗明北京日报报业集团总编辑郭招金中国新闻社总编辑范东生侨报社长陈锡添深圳特区报业集团总编辑柳传志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周明陶希望集团总裁徐文荣横店共创共有共富共享工作委员会主席刘凤泰教育部高教司原副司长委员:何梓华原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院长、教育部新闻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中国新闻教育学会会长方汉奇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导、原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新闻学科评议组召集人蓝鸿文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郑兴东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徐 泓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教授倪 宁原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教授涂光晋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导陈海燕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王路遥著名儿童文学作家专家资源库:尹守连:共和国开国中将邓友梅:著名作家、中国作协名誉副主席王巨才:著名作家、中国散文学会会长,中国作协党组原副书记、全国科教文委副主任委员阎 纲:著名评论家、中国新文学学会会长林非:中国散文学会名誉会长,中国鲁迅研究会会长,著名作家周 明:著名作家、中国作协全委委员、中国散文学会名誉会长、人民文学原常务副主编李小雨: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秘书长孟繁锦:中国楹联学会会长、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政治部文化部部长、著名书法家孟繁锦孙五郎:中国诗赋学会副会长王谨:人民日报海外版原副总编、高级记者李德琼:中央电视台资深编导郑晶: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著名少儿节目主持人小辛哥哥:中央电视台著名少儿节目主持人何西来:著名评论家、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成志伟:中共中央宣传部文艺局原副局长、作家、评论家崔道怡:著名作家、中国作协全委会员、人民文学原常务副主编刘占英:一级作家、世界华人文化院院长王宗仁:著名作家、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范咏戈:文艺报总编辑、评论家、中国报纸副刊研究会副会长陈廷一:著名传记作家、中国大地出版社副总编辑石祥:著名军旅将军作家、词作家,《十五的月亮》词作者)阮观荣:中国记者协会原国内部主任,高级记者张定远:中国语文教学研究会副会长,著名教育专家汪国真: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著名诗人马光复: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樊国新:中国新文学艺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著名诗人李海波:《散文选刊》编辑部主任、作家殷之光:著名朗诵艺术家,北京朗诵艺术团团长朱琳:著名演员,86版《西游记》女儿国国王扮演者王溪:中国少年先锋队事业发展中心副主任
四、办学目标社会生存是教育的最终目的,生活即课堂,社会即教材。中国少年新闻学院专家团队,优秀教师,青年学子,以斯宾塞教育理论为指导,在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少年报社的领导下,通过十年的努力,开发出符合世界潮流,符合教育真谛、孩子学习规律的课程体系。
主要有两大系列,即社会实践课程系列,才艺文化课程系列。
五、分院简介中国少年新闻学院柯桥分院是由柯桥区委宣传部、区教体局、团区委、柯桥广电总台和中国少年新闻学院在年2月联合发文成立的,依托柯桥广播电视总台面向全区学校及少年儿童而设立的社团性组织,并且是全国唯一一家与电视媒体进行合作的分院,旨在为柯桥区小记者搭建起一个“深入活动、体验生活、学习写作、培养能力、锤炼品质、提升综合素质的有效载体。
附:联合发文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