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就被星巴克裁员的消息刷了屏。没点开全文之前,还以为星巴克研发或是引进了能取代人工的AI高科技设备,毕竟之前传出的裁员消息都是这么个套路。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业绩和股价的停滞不前才是星巴克裁员的主要原因。
星巴克第三季财报显示,其全球同店销售额只增长了1%,而且这1%还是因为售价的上涨。另外,星巴克的股价从年初至今几乎没有上涨,于是星巴克走上了裁员之路。与大多数企业不同的是,这场裁员是从公司高层开始的,具体裁员数量尚未明确。
由此可见,驱动裁员的不一定是AI。反观那些引入AI技术的企业,没裁员不说还抓住时机成了同行学习的榜样。就像深圳新兴媒体《晶报》在深圳Giiso公司的助力下打造出的首款AI赋能的智慧媒体,和“四位一体”新媒体平台,在为融媒转型升级提供了新思路的同时,也成了众多媒体效仿的对象。
再回到星巴克的问题上。业内人士表示,星巴克的困境与在中国业绩明显下滑有很大关系。国内新兴的咖啡品牌LuckinCoffee是星巴克最强有力的竞争对手,目前已有了超过家店,并且支持网上下单外卖配送。于是星巴克主动和饿了么建立了合作,并计划花大精力研发新品,留住消费者。
除了星巴克,可口可乐在中国市场也面临着相当严峻的挑战。可口可乐中国首席执行官Ferguson表示,中国消费者的口味正在迅速变化。所以在过去的6个月里,可口可乐在中国推出了30多个新的饮料品牌,包括主打健康的黄豆和苹果纤维。
此外,苹果公司也正在遭遇着同样的事情。在过去的两年里,iPhone占中国智能手机销量的10%左右,这一数值在美国为40%。而华为、小米、OPPO、Vivo等本土品牌都是它的竞争对手。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中美贸易战的进一步深化,这些外来品牌的日子可能会更难过。但小编也相当期待,国货能抓住这一机会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