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报

您现在的位置: 晶报_晶报简介 > 晶报特点 > 风正好,可扬帆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打

风正好,可扬帆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打

发布时间:2023-3-15 15:59:55   点击数:
                            

“小河弯弯向南流,流到香江去看一看,东方之珠我的爱人,你的风采是否浪漫依然……”不久前的大湾区中秋晚会上,一首经典的《东方之珠》让不少人心潮澎湃。这条窄窄的“小河”——深圳河勾起了许多人的思绪,它在历史的光影里静谧流淌,见证着深圳、香港两座城的交互合作。隔河相望的两地,如今正以锐不可挡的气势,携手“奋斗中国梦共筑大湾区”。

深圳、香港一湾相融,一水相连,紧紧联结在一起。新时代,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应运而生,熠熠生辉,已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唯一以科技创新为主题的特色平台,同时也是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重大平台。科创发展,规划先行,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发展规划与空间、科研等专项规划紧密衔接,从规划层面实现多规衔接、互为补充的格局。

天时

年10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规划建设好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迎着新时代的浩荡春风,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孕育而生,涌动着勃勃生机和澎湃动力——可说是“天时”。

地利

位于深圳市福田区南部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接壤处,面积3.89平方公里,其中深圳园区坐拥皇岗和福田两大口岸、保税区一号通道三大通道,跨境直联互通,辐射整个粤港澳大湾区,是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重大平台——可谓“地利”。

人和

兼得香港高校与科研机构较雄厚的基础研究能力与深圳高新技术较完备的产业体系优势,重点发展生命科学、信息科学和材料科学三大学科方向,聚焦医疗科技、大数据及人工智能、机器人、新材料、微电子、金融科技六大创新领域,聚一流科创英才而用之——可谓“人和”。

扬帆起航,恰逢其时。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从无到有,先后纳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上升为国家战略,其定位发生了历史性转变,也成为引领福田区未来三十年发展“三大新引擎”的主引擎。

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俯瞰图。

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点题、亲自部署“规划建设好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一周年之际,福田区加快筹集科研空间,支撑科创资源快速集聚。

一年来,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变化巨大:

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先期整备的37万平方米优质科研空间已投入使用,建成深港协同创新中心、深港国际科技园、国际量子研究院、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园四个创新载体,率先承载香港及海外高端科创资源。

近期新整备约10万平方米新空间,建成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园二期、国资国企产业创新中心,吸引大批高端项目入驻。

在持续供给优质科研、产业及配套服务空间的同时,福田区也在着力营造利于基础科学研究、科技产业创新的宽松环境,构建空间、政策、资金、项目、配套等要素相互支撑、赋能的生态体系。

站在长富金茂大厦44层俯瞰“一河两岸,一区两园”的河套风光:科创空间连片成势,科创园区加速崛起,这片热土正在书写无比壮阔的奋斗诗篇……

日夜兼程

全力以赴建设河套合作区

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位于深圳市福田区南部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接壤处,面积3.89平方公里。其中深圳河南侧的香港园区面积约0.87平方公里,深圳河北侧的深圳园区(包括皇岗口岸片区和福田保税区)面积3.02平方公里。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以下简称“合作区”)是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重大平台,国家“十四五”规划远景目标纲要中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两廊两点”的科技创新极点。

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鸟瞰图,河北岸是深圳园区,河南岸是香港园区,合作区实行“一区两园”。晶报记者赖犁图

深圳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举全市之力高标准建设合作区。福田区作为属地政府创新机制,举全区之力加快建设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抽调精兵强将,组建百人专班,主动作为。建立了“每日一汇总、每周一调度”的工作机制,日夜兼程、全力以赴推进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小地方有大作为

建设国际创新规则试验区

一年来,在不到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河套合作区出现了大变化。

强化制度创新,聚焦“与时俱进全面深化改革”,全方位深化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制度创新。紧紧抓住中央赋予深圳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更多自主权的契机,充分发挥河套合作区“一河两岸、跨境互联、优势耦合、风险可控”的优势,从深化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商流和法制、税制、科研体制、园区管理体制的“五流四制”政策创新体系等方面重点发力,促进两地创新要素便捷高效流动,加快推进支持科研及创新创业“政策包”的落地实施,推动深港两地经济运行的规则衔接、机制对接,探索形成与国际通行规则相适应的制度体系,打造国际创新规则试验区。

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商报记者钟华登摄

在福田区第八次党代会报告中,“规划建设好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被重点提及。福田区委书记黄伟表示,河套片区建设不断焕发新生机,小地方可以有大作为,小空间可以做大改革。福田以制度创新为支撑,通过两个创新的双轮驱动,深度发挥河套片区“小地方有大作为”的新作用,为“双区”建设作出新贡献。

小空间做大改革

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发展新引擎

自从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上升为国家战略,逾百个重大项目及平台密集落地。约50万平方米科研空间批量供给,国家药监局药品和器械两个分中心、深圳国际量子研究院、大湾区数字经济研究院等余个优质项目密集落地,5所香港高校9个项目签约落户,7个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相继启用,皇岗口岸重建全面铺开,合作区实现“一年一个样”。

未来,合作区深圳园区将构建“一心两翼”的空间格局,以皇岗口岸南北两侧建设服务枢纽片区、协同创新片区、国际人才社区片区、高端科研片区、中试及产业化片区,打造一流的国际科研园区。聚焦生命科学、信息科学和材料科学三大学科方向,医疗科技、大数据及人工智能、机器人、新材料、微电子、金融科技六大创新领域,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发展新引擎。

30年拼搏奋进,福田仍是青春年少。展望未来30年,“三大新引擎”正是福田战略聚焦、潜力激发的关键所在。福田区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推出制度型开放系列政策措施,纳入综合改革试点并落地实施,建设国际先进科技创新规则试验区。集聚一流创新资源,推动国家级科研平台、国际科技组织、香港高校科研机构、国际顶尖研发机构、粤港澳合作新型研发机构集群发展,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营造国际化园区环境,坚持“一区两园”协同发展,拓展深港青年合作平台,开创深港协同创新新局面。风正好,可扬帆!

来源:深圳商报、深圳晚报、晶报

记者:刘虹辰、方壮芳、刘丹青、魏鼎

通讯员:廖晓龙

原标题:《风正好,可扬帆!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打造大湾区发展新引擎》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gbaoa.com/jbtd/1788832.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