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9月第三个星期六是全民国防教育日,经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今年本市将于9月21日这一天全市范围(除浦东、虹桥国际机场地区以外)进行试鸣防空警报。届时,市民不需采取任何措施,应继续保持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秩序。
通告全文
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本市进行
防空警报试鸣的通告
为进一步增强广大市民的国防观念和民防意识,检验本市防空警报设施的完好率和鸣放防空警报的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上海市防空警报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定于今年9月21日(全民国防教育日)本市进行防空警报试鸣。现将有关事项通告如下:
一、防空警报试鸣的时间
9月21日(星期六)上午11时35分至11时58分。
二、防空警报试鸣的范围
全市范围(除浦东、虹桥国际机场地区外)。
三、防空警报试鸣的形式
11时35分至38分,试鸣预先警报,鸣36秒、停24秒,反复3遍为1个周期,时间3分钟。
11时45分至48分,试鸣空袭警报,鸣6秒、停6秒,反复15遍为1个周期,时间3分钟。
11时55分至58分,试鸣解除警报,长鸣3分钟。
在试鸣防空警报的同时,通过市预警信息发布中心、上海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交通频率和手机短信等,发布防空警报信息。
四、防空警报试鸣的组织
防空警报试鸣工作,由市民防办负责组织实施。
防空警报试鸣前,请各新闻单位及地铁、公交、相关公共信息发布载体进行广泛宣传,各区组织开展相关宣传并落实防空演练预案。
防空警报试鸣时,由各区组织城镇居民进行防空演练。
防空警报试鸣期间,请各部门、单位和广大市民、过往人员积极配合,保持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秩序。
上海市人民政府
年9月11日
民防知识普及
什么是人民防空警报信号?
人民防空警报信号是国家规定的城市人民防空的报警音响,作用是在空袭的情况下,告知市民及时采取防护措施,减少生命和财产损失。平时也可用于发放防灾警报,为抢险救灾服务。
人民防空警报信号分为哪几种?
国家目前统一规定的城市人民防空警报信号有预先警报信号、空袭警报信号和解除警报信号三种。
什么是预先警报?
预先警报是在获知敌人即将对城市进行空袭的情况下发放的警报信号。
预先警报信号规定:鸣36秒,停24秒,反复3遍为一个周期,时间3分钟,特点是“长间隔”。
听到预先警报应如何行动?
听到预先警报时,应立即拉断电闸,关闭煤气,熄灭炉火,携带好个人防护器材和必需的生活用品,按定人、定位、定路线的要求,迅速有序地进入指定的防空设施。公共场所的人员和车辆,应听从有关部门的指挥,迅速到指定地点隐蔽。夜间应严格遵守灯火管制的规定。
什么是空袭警报?
空袭警报是在低空袭兵器已临近城市上空,已经开始或者马上就要对城市目标进行攻击的情况下发放的警报信号。
空袭警报信号规定:鸣6秒,停6秒,反复15遍为一个周期,时间3分钟,特点是“短间隔”。
听到空袭警报应如何行动?
听到空袭警报时,应就近进入民防工程掩蔽。如情况紧急无法进入时,要利用地形地物就近掩蔽。
什么是解除警报?
解除警报是在敌空袭危险已经解除的情况下发放的警报信号。
解除警报信号规定:连续鸣放一长声,时间3分钟,特点是“无间隔”。
听到解除警报应如何行动?
听到解除警报后,应保持清醒头脑,清点并携带好自己的物品,有秩序地撤出危险区,离开民防工程,进入安全地带。
为什么要试鸣防空警报?
一是为了贯彻国家的法律和本市的法规、规章。二是为了检验人民防空警报设备和控制系统的完好程度。三是为了增强广大市民的国防观念和防空防灾意识。
除了遇到空袭外,在什么样情况下警报器鸣响?
平时,在发生重大灾害,比如地震、水灾、有毒物质泄漏等,根据需要,由国家或当地政府临时发布公告,进行警报器鸣响,告知居民采取必要的防护行动。
上海民防科普教育馆在什么地方?
上海民防科普教育馆共分为序馆、人民防空馆、防灾减灾馆、回顾展望馆四个部分。通过展示历史上的空袭、空袭兵器、现代空袭特点等内容,重点介绍人民防空的有关知识和技能以及如何应对现代化空袭的各种有效方法和途径。结合上海易发灾情情况,重点介绍台风、风暴潮、雷电、地震、龙卷风、火灾、化学事故、传染病等灾害事故的成因、危害和防护措施,并通过4D影院、地铁逃生、现场救护等一些互动性设备和装置,供参观者亲身体验和参与,熟悉掌握逃生方法及自救互救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