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报

您现在的位置: 晶报_晶报简介 > 晶报特点 > 今天公认经典的陶渊明的诗

今天公认经典的陶渊明的诗

发布时间:2016-3-18 23:14:45   点击数:
就算80年代是黄金时代,那今天的你有没有超越以前的自己呢?还是要少谈别人,少回忆过去,多自省

晶报:很多人想读书,但不知道读什么书,不知道哪些是好书,您有什么建议?

黄灿然:不理他一个人要读书,给他推荐才有意义,好像一张地图,你都没在地图上的地方,说怎么走没意义,首先得在地图上哪个位置,再说怎么走才有意义,不然就是对牛弹琴不过我认为劝人读书就和劝人做圣人一样,大可不必当然,人家在读书方面有疑惑,可以解答

我一直认可编《英汉大词典》的陆谷孙说过的一句话,大意就是对成功最好的态度就是忽视它成就感就是对成功的渴望,就是虚荣,要小心,我觉得这是个很坏的东西,要把它终身监禁起来,不能放出来,哈哈

但也不能只看自己喜深圳晶报电话欢的书,读书要有层次,不能范围太窄,读书要有目的,一些休闲消遣的书是很放松,好像看电视娱乐,但还是要把它们删掉,因为我发现读经典还是收益最大的,还要读些远离当代语境的东西

今天读书其实选择更多,比如上世纪80年代人就没法看到90年代及以后的书,所以不要贬低今天,而要看自己有没有进步上世纪80年代也是一个很封闭的时代,之所以很多人说它是黄金时代,是因为刚开放一下子看到了很多好的书那时候其实选择是有限的今天选择更多,很多年轻人素质更高,所以我觉得这批人成为人才还要一二十年,不能太早去评判要自己上进,要发现上进

诗人都不抱怨,读者为啥抱怨?

所谓信息爆炸带来的阅读浮躁,其实是对以前就读书的人来说的像我的公微很多东西是晶报电子版在线阅读推送经典的,但很多关注它的是年轻人,他们在读书,而且不少水平很高很厉害

黄灿然:其实中国的经典并不多可读关于书的书来选择,我接触斯宾诺莎就是通过一本很浅显通俗的《哲学的故事》开始对他感兴趣除读文学外,还要读宗教、语言学、哲学、历史等,多读传世经典,如《四书》《坛经》《传习录》等,历史方面《史记》等开天辟地的经典,书架上要有,要常翻阅我喜欢读文学,但其实读其他书远多于文学书

关于翻译:

晶报:您觉得今天的整体读书现状如何?比上世纪80年代那个公认的读书黄金时代如何?进步还是倒退?

黄灿然:主要从自己的读书经验出发来谈首先你能读书,不论言情、武侠、侦探、童话,不拘一格,都不要紧,这很重要其次,在这个基础上能提深圳晶报在线阅读高自己,知道哪些是经典的、好的东西,提高自身修养、视野读书可以根据自己喜欢的作家来读,每个作家背后有更好的作家,一山更比一山高

今天读书其实选择更多,比如上世纪80年代人就没法看到90年代及以后的书,所以不要贬低今天,而要看自己有没有进步就算80年代是黄金时代,那今天的你有没有超越以前的自己呢?还是要少谈别人,少回忆过去,多自省

晶报:您也是一个诗人,您觉得今天的诗歌是不是正在走入死胡同,变成圈内人的自娱自乐?同时另一方面,我们注意到很多民间诗人在不断创作诗歌却没有广泛被知道和阅读,您怎么看?

——黄灿然

黄灿然:就拿《论语》来说,读不了原文,可读注释本,注释本还读不进,就读白话本,包括读相关研究者文章,如井上靖深圳晶报招聘的孔子传、钱穆关于孔子和《论语》的书和文章,我还推荐周予同先生的《孔子》王阳明就帮助我理解、发现孔子更多的方面,因王的时代已吸纳佛教精华,可比较孔子,再后来更多学说比较,就能更深更广理解孔子——不同人不同的看法可帮助你理解,有时候读一本书就是一言半语让你有所得

黄灿然:其实所谓黄金时代也是针对上世纪80年代那批读书的人,后来90年代他们都下海了,不读书了,就开始怀念他们不读了就没有进步了,可是我还在读书,并且读得越来越高,后来又读英文,读到更多的好书,怎么会怀念80年代是读书黄金年代呢?

晶报:今天手机带来的碎片化阅读挤压了深度阅读和本来就匮乏的纸质阅读,您觉得这个问题严重么?信息爆炸带来的阅读浮躁存在么?

深圳晶报广告部电话外诗歌它有一个自身经典化的过程,一代人中写诗的人成千上万,可能最后传世的就那么几个,今天诗歌经典化已经太快了,如朦胧诗才几十年就经典化了真正的经典化是要诗人死后几十年,再慢慢沉淀下来,如杜甫是死后40年才被慢慢发现认可,死后100年才被重视,400年后才最终确认在文学史上的地位,逐渐经典化今天公认经典的陶渊明的诗,他死了100年,他的诗还只是被钟嵘《诗品》评为中品

10月10日上午, 诗人、翻译家黄灿然做客凤凰书院,带来主题讲座“我也正是这样,正是这样!——怎样读书”, 从自己数十年来的个人阅读经验出发,谈怎样读书,给听众提供有价值的读书角度讲座结束后,晶报记者专访了黄灿然先生,谈到读书、翻译、诗歌等几个他生活中主要的维度

黄灿晶报报电子版

晶报:您曾为《大公报》翻译国际新闻,这个和诗歌、文学翻译有什么不同?

关于诗歌:

黄灿然:任何时代都有抱怨,比如说全球都在抱怨没人读书我主编诗歌刊物和写诗,很多诗人都不抱怨,为什么读者会抱怨没人写诗和读诗?还是有很多诗人在努力写诗的

黄灿然:我不悲观我也开通微信公众号,可是做的是深度阅读,一两万字的文章我喜欢深度阅读,也认为肯定还有成千上万喜欢深度阅读的微信读者实际上网络微信这些就是模仿现实世界,只是平台不一样微信上你可以玩游戏,也可以读书现实世界中有严肃的文学,好的思想,微信等平台上也可以有,只要你想读书,读深度的东西,就可以把它当成一个小图书馆,一本杂志,所以我一点都不悲观

碎片化时代,我也不悲深圳特区晶报新闻

译者可能发现作者都没发现的妙处

黄灿然:其实各有各的难处吧诗歌是一种更长期的修炼,人生的修养、规划,要时时刻刻注意,倒也一下看不出用多少时间了我在工作和翻译的时候,包括写诗时,就不读书了,我已经好几个月没读书了但我读书时会很专心,十天半个月集中一块时间来读书不读书也是放松、放假,我一直说不要带着压力来读书

晶报:身边很多人不读书,人家劝他读书,他就说读书有什么用,能赚钱么?您遇到这种人会怎么办?

晶报:您的创作、翻译、阅读更多时候是业余进行,三者大概如何分配?哪个最快乐?哪个最有成就感?

晶报:也有不少人想读经典,却读不下去,怎么办?

晶报:对于不同语言文学文字妙处难以被翻译这个问题,您怎么看?

晶报记深圳晶报电子版在线者 熊奇侠/文、图

关于读书:

晶报:您今天演讲题目是“怎样读书”,演讲主要内容和出发点是什么?

1963年生,福建泉州人,1978年移居香港,2014年辞去任职近25年的香港《大公报》国际新闻翻译工作,迁居深圳洞背村著有诗选集《我的灵魂》《奇迹集》等;评论集《必要的角度》《在两大传统的阴影下》等,译有《见证与愉悦:当代外国作家文选》《聂鲁达诗选》《里尔克诗选》、苏珊·桑塔格《论摄影》、卡尔维诺《为什么读经典》、布罗茨基随笔集《小于一》等

黄灿然:其实包括中国诗歌在内,其中真正巧妙的地方少之又少好的东西主要还是主干很好,只要翻译准确,大体是不会遗漏的就好像书一定要重读,因为每读一遍会有新的收获,但每一次重读收获越来越难,接近作者晶报在线阅读妙处付出的时间精力代价也愈大,一遍遍读,可能最后你会发现作者自己都没意识到的妙处

黄灿然:新闻翻译要有背景知识支持,要快,准确,我在这个基础上会删改,意译多点,新闻翻译就是时间代价大点,用的精力小,因为基本不用太多思考而文学翻译要保留原汁原味,一般挑战更高,不仅仅要精力、体力,更要脑力我一直说要欣赏中文里好的东西,如汪曾祺、杨绛的作品等,因为好的翻译需要更好的汉语水平


医治白癜风的药物怎样
孕妇白癜风怎样医治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gbaoa.com/jbtd/1159.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