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报

您现在的位置: 晶报_晶报简介 > 晶报内容 > 你们有什么手段都使出来吧法制日报系列

你们有什么手段都使出来吧法制日报系列

发布时间:2021-3-26 17:30:28   点击数:
全国白癜风医学高峰论坛 http://m.39.net/pf/a_6210227.html

作者法制日报记者余东明播音倪冬生

演播:

01

“嘎、嘎……”一阵沉闷的金属摩擦声,铁门缓缓打开,申建带着手铐脚镣,双眼灰暗,在两名防暴警察押解下进入严管监区,今后一个月里,他将在这里度过。

“由于你严重违反监狱纪律,决定对你进行严格管理!从现在起,我就是你的主管民警。”周浦监狱严管监区民警汤晓冬宣布了纪律。

“来啊!你们有什么手段?都使出来吧!我要是皱一下眉头就不算男人!”申建干嚎着,似乎在作最后的挣扎。这是一个在周浦监狱非常有名的难改犯,入狱不足一年,违纪的次数两只手数不过来。

汤晓东是周浦监狱连续两年的个别教育能手,这次,监狱领导把这名难改犯的教育改造任务交给了他。汤晓东明白,眼前这人“三进宫”,在社会上混迹黑道多年,有10年吸毒史,曾经假冒警察抢劫毒贩,可谓劣迹斑斑。

这次申建被关进严管监区,源于几天前的一次“装病”。

“报告警官,申建晕倒了。”民警发现申建整个人匍匐在操作台上,不省人事。

搭脉搏,测血压、量体温,医务室的值班医生并没发现什么异常:“指标都正常,怎么就晕倒了呢?”医生自言自语。

正当医生和值班民警商量下一步怎么办的时候,申建醒过来了,似乎对刚才发生的一切一无所知……

“建议休息两天吧,观察一下再说。”医生建议。

监舍里,其他服刑人员都去参加劳动了,申建一个人显得无比轻松和自在,还时不时吹个口哨……这一切通过监控落入值班民警眼中:“这家伙可能在装病。”

休息满两天,申建不得不继续参加劳动,下午接近收工的时候,申建再次倒地不起,并且伴随着抽搐,口吐白沫,劳动现场一阵骚动。

又是一整套的抢救流程,申建“苏醒”过来,医生却还是没有发现异常指标。“医院吧。”医生不得不建议。

于是,三个民警、一辆警医院,经过更加全面的检查和观察,医生判断,此人一切正常,装病嫌疑重大,建议隔离审查……

02

在监狱,装病属于重大过错,为此监狱对他作出了“禁闭”一周的处罚,禁闭处罚结束后,他被送进了严管监区继续接受改造,于是就有了文章开头一幕。

显然,禁闭处罚给申建产生了巨大压力,在这里他很孤独,最令他难受的是孤独时对老母亲的思念。他不得不收敛了性子,在严管监区便不敢再搞事了,还向监区宣称已悔过反思。

然而,对于汤晓东来讲,接手了这个三进宫的“老司机”,依然不得不打起十二分精神。

“这里的日子好过吗?以后怎么打算?还想再来吗?”走出严管监区的这天,汤晓东找他谈话。

“我不会再犯这种事情了。”申建显然已经没了之前的嚣张气焰了。但汤晓冬知道,要想彻底征服此人,还为时过早。

果不其然,没过多久,申建又原形毕露。在放出严管监区一周后,就与其他管教民警起了争执,此后一段时间,只要逮着机会就唱反调,还常常煽动其他服刑人员一起搞事。

更令汤晓东人头痛的是,在经历过严管监区的生活后,申建懂得如何控制分寸,在对抗中规避处罚。

就在苦思冥想寻找突破口之际,转机悄然出现在了汤晓东的面前。

03

这天,倾盆大雨落了一夜,通往监狱接见大厅的路上积满了水。因为申建被严管,本来每月都来会见的老母亲已经两个多月没来了,这天刚好是接见日,老人冒着大雨早早来到监狱门口,希望见一见儿子。

汤晓东一接到同事电话,来不及拿伞就冲到了监狱门口,远远看到老人撑着一把雨伞,微微颤颤,一头白发已被雨水打湿,背后的衣服也湿了一大片,她踮着脚,几次想走过来,却无奈积水太深。汤晓东毫不犹豫地脱了皮鞋和袜子,卷起裤腿,几个大步就来到老人面前。

“阿姨,我是申建的管教民警,我背你过去吧。”

“那怎么好意思呢。”老人推却道。

汤晓东蹲下身子,一把背起了老人。

“小建啊,你是不是又给人家警察同志添麻烦了?”

“妈,你别管。”

“你可要听他的话啊,汤警官是好人,今天外面大雨,刚刚是他背我进来的。”

申建的嘴角抽搐了一下,内心似乎被什么刺了一下。

“最近腿脚越来越不灵了,以后可能没办法常来看你,我就把你交给汤警官了。”老母亲浑浊的双眼淌下了泪。

申建也红了眼睛,却强忍着不让泪水流下来,“妈,你、你以后别、别来了,我会照顾好自、自己的。”

接见很快就结束了,就在申建转身的一刹那,汤晓东明显看到两行喷涌而出的泪水……

04

一个多月后,汤晓冬把一封信交到了申建手中,“你妈最近腿病发作,没法来看你了。”

申建的眼光随着阅读的顺序左右挪移,后背明显地佝偻了下来。

“子欲养而亲不待,这句话你应该听过吧?你妈都70多岁了,你却还是不让她省心,如果还有一点点良心,就该想办法早点出去给她养老送终。”汤晓东说。

申建低着头沉默了良久,然后说,“汤警官,我还有希望吗?”

“浪子回头金不换,只要你能好好改造,减刑一定有希望,老人也会为你高兴的,肯定会等你回家。”汤晓东说。

墙上时钟滴答、滴答地响着,也不停地敲打着申建原本无比冷漠的心。不知过了多久,他抬起头直视汤晓冬:“我明白了,我会配合改造的。”

两周后的一天下午,申建突然要求见汤晓冬。

“汤警官,你知道那个刚进来的老刘吗?”

“怎么了?”

“下午放风的时候,他和另一个快出狱的家伙用暗语聊天,托他带东西。”

当天晚上,监区民警全体出动,对老刘进行了突击检查,果然从他鞋子里搜出了一封用暗语书写的信,后经破译,内容竟然事关老刘入狱前的一个重大毒品交易内幕。

办公室里,汤晓东正在填写申建的立功计分报告,钢笔唰、唰地移动着,显得无比轻松和流畅。

(文中服刑人员均为化名)

来源:法制日报

(编辑唐晓芳岳铼实习编辑季天)

投稿的小伙伴,请发到这个邮箱:fzrbrmt

.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gbaoa.com/jbnr/1785374.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