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进步,往往是以力量的凝聚和彰显为标志的。
重大的历史事件像一块燧石,点燃了中国力量;像一个磁场,凝聚了中国力量;像一个窗口,展示了中国力量;像一座熔炉,锤炼了中国力量,使我们对中国力量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境界。
年10月5日,一起特大惨案震动中国、震惊世界;紧接着,一场前所未有的跨国缉凶感动中国、感动众人。
连续奋战10个多月,为了缉拿凶手,为了给遇难中国船员家属一个负责任的交待,始终有一种精神让国人振奋,始终有一种力量令人鼓舞———这精神,就是中国警察伸张正义的精神;这力量,就是中国政府保护公民生命财产的决心。———题记
年2月19日,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揭晓。这个走过11个春秋、被誉为“中国人年度精神史诗”的舞台,这次把特别致敬奖颁给了一群共和国警察———湄公河“10·5”案专案组。
湄公河“10·5”案在中国历史、公安史上创下了多个“第一”:
13名中国公民在境外惨遭杀害,而犯罪嫌疑人全都是外国人,甚至有境外不法军人参与;
公安部从各地抽调余名精干警力全力攻坚,持续10个多月之久;
全部侦查工作都在境外进行,专案组民警与所在国家军警在“金三角”热带雨林中艰难搜索,与各种人员打交道;
全部抓捕工作都在境外实施,抓捕组民警要面对“金三角”复杂环境带来的生命威胁,还要克服毒蛇、蚂蟥等侵扰;
所有证据材料收集工作都在境外开展……
国之兴也,视民如伤。这些“第一”的背后,是中国力量的崛起,是中国警方保护人民的铮铮誓言。
湄公河怒吼,如泣如诉地讲述着惨案所留下的痛楚
中国政府为促进湄公河流域安全倡导一系列多国执法合作
澜沧江干流全长公里,为世界第六大河流,流经中国、老挝、缅甸、泰国、柬埔寨、越南6国,被誉为“东方多瑙河”。
大河一路向南,流出中国国境后换了一个名字:湄公河。
这条跨越多国的河流,平静的江面下却暗流涌动。
谁也没有想到,一场灾难降临在了中国船员的身上。
年10月5日,枪声打破了湄公河上的宁静。
悬挂着中、老、缅、泰四国国旗的“玉兴8号”和“华平号”被血洗。
出事船只上到处是弹孔、鲜血。血淋淋的现场惨不忍睹。
随后几天,13名中国船员的遗体才一一浮上河面。
屠杀是为了什么?凶手又是谁?
“船员生前拼命逃生、反抗、求救的场景一一浮现。”虽然时隔多月,回忆起中国船员遇害的场景,刘跃进说他的脑海里仍像过电影一样。
死在湄公河上的13名中国船员,最大的57岁,最小的只有18岁。
13名中国船员在湄公河泰国水域被枪杀。一时间,惨案震惊世界。
滔滔的湄公河水流湍急,撞击着河岸,发出巨大声响,似乎在为无辜遇害的13名中国船员喊冤。
“我都不知道是怎么熬过来的,人这样去了,心里的创伤永远也抹不去。”遇难船员杨德毅的妻子文代香一下失去了3个亲人:丈夫杨德毅、儿子杨植纬和弟弟文代洪。
遇难的船员大多是家里的顶梁柱,他们遇难后,除了带给家属无尽的悲痛外,家里境况更是雪上加霜。
中国司法部门如何替死去的本国公民伸张正义、维护本国司法主权的尊严,一度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
朗朗乾坤,光天化日之下,凶手竟敢在国际水域枪杀中国船员,这无疑是对中国公民生命权益赤裸裸的侵害和对中国司法权威的挑衅,他们必须要为犯罪行为付出代价。
依照国际条约,具有一国国籍的船舶或航空器,均为国家主权所能管辖的领域,即“浮动领土”。
儿行千里母担忧。13名船员虽然是13亿中国公民中的一亿分之一,但所有中国公民,无论身在何方,都是祖国之子,当生命财产等合法权益受到严重侵害时,政府总是会在第一时间展开臂膀,给自己的孩子提供坚强后盾。
湄公河“10·5”案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要求尽快查明案情,缉拿凶手,给遇难者家属一个负责任的交待,切实保护我国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中国政府政治、外交层面的工作迅即展开。
年10月23日,时任国务委员、公安部部长孟建柱在云南西双版纳主持召开会议,专题研究处理我国货船遇袭事件有关事宜,部署加强湄公河航道安全工作,并专程乘船实地考察澜沧江—湄公河流域航道情况。
年10月下旬,中方派出以时任公安部副部长张新枫为团长的公安高级代表团访问泰国,推动早日完成案件侦破工作。“中国政府珍视每一位公民的生命安全,要彻查此次事件真相,将犯罪分子绳之以法。”张新枫态度坚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