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报:近年来,随着机动车数量迅猛增长,给深圳城市交通带来了什么样的压力?
9.提升路边停车收费服务管理,优化泊位布设,完善宜停车系统功能,进一步方便市民使用
熊国伟:20年前有钱不如修路,现在的情况是有钱也没有多大空间去修路,必须完善慢行系统和最后一公里接驳我们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继续把空间让给小汽车,继续修路,已经很难解决拥堵问题慢行系统为市民提供了另外一种出行的方式我们正在摸索着发展慢行系统,完善自行车道比如,深圳打算把南山和福田作为一个试点,探索积累经验后,将这种慢行系统的方式推广到全市,让他们多一种出行选择,尽量减少开车
事实上,深圳也选择了把公交都市建设深圳晶报广告部作为治理城市交通拥堵的总战略,打算通过提高城市公共交通的吸引力和竞争力,确立公共交通主导的出行结构,保障城市可持续发展
——市交委主任熊国伟
2016年深圳治堵十大重点项目
比如说,深圳会继续加大力度优化公共交通线路网络一是实施公交线网优化工程,2016年新增、优化公交线路60条以上,原特区外500米公交站点覆盖率提高至93.5%以上二是加快轨道和有轨电车等大中运量公共交通系统建设,确保7、9、11号线2016年底顺利通车四是有序发展深莞惠跨界公交
其次是路段的拥堵2015年我市拥堵道路共计315公里,除路网结构不完善和容量不足的原因以外,仍有部分道路设施存在瓶颈包括滨河大道、春风高架等12个路段存在车道数不匹配、快速化改造未完成等问题,导致局部长时间拥堵,其中春风高深圳晶报报电子版架断面缩窄导致拥堵约10小时,桂庙路未完成快速化改造导致拥堵约3.5小时同时,骨干道路内的立交节点主要以直行方向为主流向的设计模式,难以适应跨区交通需求快速增长带来的交通转换压力,使得北环-彩田立交、洪湖立交等14个跨二线转换节点,滨海-沙河西立交、罗芳立交等40个进出组团节点拥堵,并蔓延至前后路段
●如何引导市民绿色出行?必须提高公交运力,加快轨道快速发展!如果市民乘坐地铁公交感觉舒服,干吗要开车呢?现在开车又辛苦,停车又贵,停车位又不好找我们现在提供的公共交通服务还存在一定差距,公共交通服务的数量和质量都需要进一步提高这是市交委未来努力的方向我相信未来有一天,深圳的公共交通会变得既方便又便宜,市民都愿意选择公深圳晶报登报电话共交通,减少或者不开车出行
最后体现在节点的拥堵受交通需求总量和方向分布变化的影响,使得既有道路中交叉口组织形式、公交停靠站规模等与现状需求不匹配,现状部分拥堵节点仍存在微创挖潜能力的条件
熊国伟:深圳地铁发展还得继续提速现在深圳地铁一、二期已建成5条线,共178公里通车里程根据目前规划,至2025年,深圳地铁通车里程将是现在的5倍,未来更将建成总里程超过1000公里的现代城市轨道交通网络体系
目前深圳机动车保有量已经突破320万辆,虽然2014年底深圳实施了限购限行措施,但市民拥有和使用小汽车的期望仍然强烈机动车保有量预计2020年将增长至360万辆,且机动车日均使用次数目前为2.35次,为东京3倍,香港1.6倍
●打通毛细血管,打通道路微循环对于深圳来说,一定程深圳晶报招聘度上会更为重要,甚至比打通主干道还重要一些因为次干道的道路没有完工,路网效率没有发挥出来
我们正在加快推进轨道三、四期建设,确保7、9、11号线年底前顺利通车和6、8、10号线及2、3、4、5、9号线延长线2020年前开通运营,并同步建成交通接驳设计;尽快启动轨道四期12、13、14、15、16、17、20、6号线支线、8号线东延、10号线南延、11号线东延等11条线路建设,并优化轨道三期、四期沿线用地引导人口和就业岗位沿轨道线路积聚
3.启动滨海沙河立交、滨河新秀立交、罗芳立交等交通节点改造,制订北环皇岗立交、北环彩田立交等节点改造方案
跨版文字:
熊国伟:自2013年以来,深圳的交通拥堵治理工作持续推进,交通运行状况维持平稳,但是拥堵时长和里程仍有所增加,其中中心城区拥堵时长增长至57分深圳晶报在线阅读钟,拥堵里程上升至128公里
最根本的还是要完善公共交通
较2010年增长46.7%,平均每天近千万人次市民乘坐公共交通出行
跨版摄影:
晶报:关于如何完善轨道网和常规公交网的融合,深圳有什么样的改革创新思路?
27个片区高峰期处于拥堵状态
95.0%
此外,针对市民关注的公共自行车的问题,今年深圳计划新增2000辆公共自行车,打算建立全市统一的公共自行车管理平台,完成公共自行车与深圳通卡兼容改造,实现通借通还
大数据
熊国伟:深圳2016年确定为“城市管理治理年”,深圳将以民生需求为导向,围绕打造民生公交、品质公交、智慧公交重点开展工作
熊国伟:国际公交都市先进经验表明,建设轨道是支撑城市轴向高强客运走廊和重点片区高强集散需求的核心手段按照建设计划,2020年轨道三期深圳晶报投诉电话全面建成,轨网里程达到420km,但轨道密度总体仍偏低,尤其是外围组团及重点片区覆盖缺乏有必要继续加快推进轨道建设,强化对城市轴向和重点片区支撑
晶报记者 谢丽雯
跨版统筹:
6.建成轨道三期7、9、11号线,开工建设三期四段延长线,加快6、8、10号线和龙华有轨电车试验线建设
7.进一步优化全市公交线网规划布局,新增、优化公交线路65条以上,做好原二线关口、福田高铁站等出行热点片区公交服务改善;加快推动龙岗大道、笋岗路快速公交走廊交通详细规划,启动沙河西路快速公交交通设计,完成10个以上公交路内发车点建设,新增、优化公交专用道80车道公里
晶报:深圳打算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完善发展公共交通呢?
大交通体制逐步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谈拥堵现状
深圳同时结深圳晶报新闻合轨道引入整体提升枢纽交通接驳设施,包括深圳湾、福田、皇岗、沙头角等4个口岸、深圳东站、车公庙、前海湾及平湖等4个枢纽,支撑枢纽功能定位和客流集散诉求再次,加大轨道列车增购力度,2016年1、2、3、5号线新增83列并制定、实施2017-2020年列车增购计划
此外,深圳还将在外围组团中心和重点片区建设有轨电车,加快推进龙华有轨电车示范线建设,启动坪山、光明、罗湖、机场有轨电车规划建设,延伸轨道对外围组团和重点片区的服务
比如,深圳将继续提升原特区外公交线网覆盖水平,常态化开展年度公交线网优化工作,持续解决社区自然村、重点企业与工业园区、保障房等薄弱点的社区公交服务深圳还将完善7、9、11号线轨道公交接驳配套工作,开展原特区内轨道交通网络与常规晶报在线阅读公交网络“双网”融合接驳规划
今年深圳计划新增2000辆公共自行车
晶报:面对城市交通拥堵这道民生大题,深圳打算推出什么样的破局之策?
8.开工建设东恒心路、聚龙路等6个项目,推进南坪三期、坂银通道、坪盐通道等23个项目建设,完成石岩外环路、s358惠庙线、桂香路等9个项目建设,进一步完善城市路网
较2010年增长24.7%
56.1%
晶报:对于提升公交服务品质方面,市民还有很多期待市交委对此有什么样的具体举措吗?
【小贴士】
深圳公交地铁网络距香港还有差距
2015年,全市公共交通系统共运送乘客35.8亿人次
熊国伟:首先是片区拥堵2015年我市共有27个片区高峰期处于拥堵状态,除干道拥堵片区外,内部拥堵片区总体分为三类:一是工作岗位集中的科技园、华强北、罗湖金三角(东门、红岭、鹿丹晶报在线阅读村、南湖)等cbd片区,二是区域和城市交通叠加的深圳湾等一线关口和深圳北等对外客运枢纽周边片区,三是受节假日旅游、休闲需求快速增长影响的东部景区、红树湾等旅游景点这些区域均不同程度地存在高峰集散人流量大,而轨道、公交、道路、出租、慢行等设施客流集散能力不足,且交通秩序仍较混乱等问题,需要系统整治
2.启动沙河西路快速化改造、春风隧道等工程建设,推进侨城东路北延.布罗通道等项目前期,打通科苑大道等41条断头路
晶报:能否勾勒下未来深圳地铁的发展蓝图?
晶报:最近有一则新闻在网上很火——《德国开始兴建自行车高速公路》国外很多城市正在把自行车的路权等同于小汽车,提供方便舒适的慢行系统,这是大城市解决机动车过多、道深圳市晶报电子版路拥堵的一个有效途径深圳能不能在这方面有所突破?
说到规划问题,大概10多年前,深圳的道路规划是市发改和规划部门负责,市交委只负责修路现在体制改革后,各部门职能规划更加清晰,衔接更为顺畅目前已经明确了,城市路网规划是由规土委制定,在大的路网规划的前提下,道路的具体规划由市交委来制定至于目前道路实施中仍然存在多头规划、多头管理的问题,相信随着大交通体制推行之后,整体会逐渐顺畅,逐步得到改善解决
关于修建道路的问题,市交委和建筑工务署的关系在机构改革之后基本理顺了,现在跟各区的关系也理顺了原则上,骨干路(主干道)市内统一投资修建,次干道和支路由区政府投资修建,这个已经非常明确但是目前还存在一些历史遗留问题为了深圳晶报在线阅读解决这些历史问题,目前遵循老路老办法、新路新办法的处理方法旧的道路建设,规划和财政拨款都在建筑工务署,那么建筑工务署会负责跟进实施完毕新的道路全部属于市交委,由市交委完成规划和建设这些历史问题,随着时间推移,逐渐予以解决
10.针对市民反映强烈、慢行强度较高的轨道周边以及办公、商业、居住、学校等集中片区,建设完善风雨连廊、自行车道等设施,全面提升交通环境
全市公交站点500米覆盖率达95.0%,
1.开展南山高新区、福田中心区等重点片区交通整治,全面完成二线关口交通综合改善工程
熊国伟:大部制改革后,深圳正在逐步理清这些关系这些年,市交委正在加大推进道路路网建设,逐步解决这些历史遗留问题
4.开展《南山片区交通规划研究》,启晶报电子版在线阅读动《东部地区(罗湖)综合交通体系改善规划》、《东部地区(罗湖)道路交通拥堵治理规划》研究
熊国伟:城市拥堵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在我看来,城市的道路建设应该积极推进但是事实上,不管我们修了多少路,很快这些路就会拥堵起来因为通畅便利的道路,会诱导交通流量,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拥堵问题所以,我认为道路仍然需要修建,但是解决拥堵的最根本的办法还是完善发展公共交通
较2010年增长13.1%
35.8亿人次
熊国伟:平常的时候,我也会体验公交,去了解感受市民心声我也感觉到,深圳的公交地铁和香港有一定差距如果我们将地铁网络修建完善到香港的程度,相信市民会更加愿意放弃开车,主动选择公共交通深圳发展公共交通的主要方针是鼓励发展地铁大运力交通和常规公交中运深圳晶报电子版量交通,同时积极发展公交专用道,设置路中式公交站
晶报:深圳的交通拥堵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晶报记者 谢丽雯
晶报记者 成江 高雷 金羽泽 刘宁宁
随着城市化、机动化步伐的加速,像许多国际大都市一样,深圳也患上了“交通拥堵”这一城市病连日来,晶报围绕如何化解深圳堵局这个话题,总结概括10大深圳“堵局”,连续推出多篇重磅报道,通过良性互动和全民参与讨论的方式,引发社会热议
公共交通占机动化出行分担率达56.1%(在所有机动化出行中有56.1%的市民选择公共交通出行)
发达的公共交通系统将吸引更多的市民绿色出行
谈破局之策
●修再多的路,不改变乘坐私家车出行的习惯,很难改变拥堵状况这关系到千家万户,也需要每一位市民的配合和参与比如养成良深圳晶报登报电话好的驾驶习惯,形成良好的出行习惯
未来深圳轨道总里程将超1000公里
晶报:目前我市交通建设存在原特区内外发展不平衡问题,原特区外路网结构亟待完善但全市路网规划和建设没有统一出口,规划和建设主体单位不统一,容易导致建设不同步、道路衔接不顺利、断头路等情况存在如何才能从根源上解决路网不完善问题,做到全市一盘棋,加快特区一体化道路建设?
2016年深圳计划升级改造公交停靠站300座以上,同时落实公交专用道建设工作,2016年完成80车道公里公交专用道建设工作深圳还将进一步拓宽公交场站供应新渠道,推进公交路内换乘点建设,加快月亮湾、盐田北等公交立体综合车场的建设
市交委主任熊国伟日前接受记者专访时透露,深圳初步形成了“轨道交通为骨架、常规公深圳晶报登报电话交为网络、出租车为补充、慢行交通为延伸”的一体化公共交通体系未来,深圳治堵的大方向是发展公共交通,通过推动地铁建设和加大公交投入满足市民出行需求,同时吸引车主放弃开车,加入到绿色出行的行列晶报记者获悉,目前深圳已经制定了2016年的治堵计划,待方案经过市政府审批通过后,将对任务进行一一分解,再予以实施
中心城区拥堵时长增至57分钟
5.建立全市统一的公共自行车管理平台,年内新增投放公共自行车2000辆以上
城市轨道是城市空间拓展的重要支撑,2011年轨道二期开通后,轨道里程从24公里增长至178公里,轨道日均客运量由126万上升至2015年的301万,增长1.4倍,有力支撑了城市一体化发展和交通需求的快速增长然而目前轨道二期的“红利”不断减弱,2015年轨道客流增速放缓深圳晶报记者电话至8%,高峰期间会展中心等关键轨道换乘站和梅林、布吉等跨二线断面已拥挤严重
白癜风怎么医治偏方治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