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载着世世代代汕头人梦想的南澳大桥于年元旦通车了,22年来承担了岛上交通、生命线的莱长渡口,将迎来其历史的转折点。渡轮水手老力或将再次面临岗位分流,他的人生主场在船上,却先后因汕头两座跨海大桥的建成而改变。
2月16日,已接近农历春节,正值春运高峰期。上午10时多,汕头市澄海区莱长渡口,没有了往年繁忙的景象。自年元旦南澳大桥建成通车之后,只剩下超标的货车或摩托客、行人等需要从渡口出入海岛。
当天上午,因海上大雾,轮渡没有开通,闸口停着两辆没人的摩托车,候客厅里空无一人。
轮渡水手老力和大桥的合影。张烈华/摄“莱长02”水手部的老力守在船上,等着云雾散去。等待之际,他在甲板上挂起鱼竿。“鱼愿意上钩便上钩,随它。”老力当了30多年的轮渡水手,先后在汕头两处渡口工作过,在风浪里他早已炼就一副随遇而安的心性。“鱼竿也是一支写静的人生大笔。”
往年此时,渡口每天人流、车流排了几公里的长龙,轮渡员工连轴转地加班。“一天往返十几班船,忙得够呛。”年元旦南澳大桥通车后,莱长渡口运量骤减,渡口日均往返船只仅剩五六航次。老力说,这是他见过的莱长渡口“最安静的春运”。
“十里莱芜海,过渡迢迢难。”这是上世纪90年代之前南澳人进出岛真实的写照。当年出入南澳岛需辗转饶平、东里,交通极不方便,路上花两三天时间是常事。
年莱长渡口建成之后,南澳岛民告别了辗转搭船的渡海艰辛。近几年,随着海岛建设与旅游业等的发展,过海的私家车数量剧增,莱长渡越来越繁忙,每天有4艘渡船轮流运营。“在南澳大桥通车前最后一个国庆黄金周,前3天入岛游客便超过3万人次,创史上之最。”老力对莱长渡当天的辉煌记忆犹新:“等轮渡的车排了几公里长。”
莱长渡口曾经的繁忙与如今的冷清。莱长渡同时也是南澳“海上生命线”,承担着运送急需出岛救助的岛民、驻岛部队官兵、游客等职责。
“岛上医疗设施缺乏、条件差,遇到产妇、心脏病人等急症病人,渡船便要负责起紧急运载任务。”老力曾无数次参与运载急症病人出岛。在这条轮渡航线上工作了十多年,他深知南澳岛交通之不便。他如岛上的居民一样,也热切盼望着南澳跨海大桥的建成。
“桥通车了,出岛的限制少了,那些危急病人能得到及时的救治,在岛外上学的孩子回趟家便不用那么辛苦。”老力最心疼那些出外求学的南澳孩子,“有时碰上大雾、台风等坏天气,渡船不能开,这些孩子便很遭罪:三更半夜地在渡口等船,连上厕所、喝点热水都困难。”
南澳大桥曾于年开工兴建,但最终因投资商资金链断裂,弃置停建。“桥的旧址还在,挺可惜的。”自年南澳大桥新设计方案正式开工,老力在船上见证了大桥如何一天天建成:奠基、打墩、架梁、挂索、合龙、通车。大桥建设的每一个时间节点,力哥始终北京哪个治疗白癜风医院好北京去哪治疗白癜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