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普遍认为世界上最一本万利的生意是军火、地产、石油,事实上这些均不是,抢注他人知名商标比这些行业赚钱多了。
自年以来,抢注他人商标给相当一部分人创造了巨大的商机,抢注知名商标的行为更像是脱缰的野马一样一发不可收拾。
年,包括拉芳、雕牌、大宝、小护士等在内的13个知名日化商标在香港被创生有限公司抢注。同时,我国一些知名商标在国外被抢注事件也频繁发生:“英雄”金笔在日本被抢注;“大宝”在美国、英国、荷兰、比利时、卢森堡被抢注;“红星”二锅头在欧盟、瑞典、爱尔兰、新西兰、英国被抢注。年,德国博世-西门子家用电器集团在欧盟抢注了青岛海信集团的“Hisense”商标。年,三枪、森达、今麦郎、王守义、乐百氏、狗不理等个内地知名商标突然被深圳的一家公司在香港恶意抢注。年,香港居民李隆丰在香港“疯狂”申请了包括“海棠湾”、“东郊椰林”、“铜鼓岭”等在内的海南10多个知名景区景点商标。商标抢注至少带来两种恶果:一是被抢注商标的企业产品不能以原有商标进入抢注地市场,如果要进入,只能另换商标,这对企业无形资产将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二是抢注者可以合法地把自己的产品冠以抢注的知名商标打进各地市场。
商标是经济活动的“竞争力”,注册先行是企业开拓市场的重要准则。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环境,企业家们应该市场未动,注册先行。
在申请商标注册时,商品或服务名称的选择至关重要。一般来讲,商标涉及的商品或服务名称应覆盖企业当前所经营的产品,例如生产电视机的企业应当在第9类的电视机产品上申请注册商标,但这是否就万事大吉了呢?显然不是!为了防止竞争者旁名牌,至少还应当在第35类上的“替他人推销”服务项目上申请自己的商标。近几年的商标行政确权纠纷,主要就是因为商标申请的范围不足以覆盖企业现在或将来发展需要而导致的。为了防止他人抢注商标,不少企业会选择注册《类似商品和服务区分表》上的45大类上的商品或服务。对这样的一种申请策略,我们不能说不好,就是太浪费钱了。事实上,即便注册了商标,如果连续三年没有使用,任何人均可以向商标局申请撤销。所以,即便在所有类别上注册了商标,但如果没有在所有产品或服务上使用商标,没有使用的商标存在被他人申请撤销的风险。故此,申请商标时,不能不加考虑地在所有的产品或服务上申请。为节省费用,在初始阶段申请商标注册的重点是企业正在经营的产品或打算经营的产品,
很多人认为,注册商标很简单。甚至有人开玩笑,说在某市的报摊上也挂了商标代理的广告。虽是笑话,但却可能是真的。申请商标一般需要通过代理机构,自年国务院取消商标代理资格审查后,全国各地的商标代理机构如雨后春笋,遍地开花。广东虽然到年下半年才开始代理资格备案,但到今天广东已有超过家在商标局备案的代理机构。由于从业者急剧增加,有部分代理机构开始了价格战,打出了、、元一件的代理费。有的企业为了省钱,抛弃了提供良好服务的机构,转向价格极低的人员。多年过去了,大部分低价竞争的机构倒闭了,留下了一摊申请事务无人处理。在这时,企业才明白,原来便宜非好货。
现实案例告诉我们,商标申请看似简单,填写表格就完事,但实际上要做好商标申请并不容易,从业人员需要具备商标法、民法、合同法以及企业经营商业管理等多方面的知识。
如果大家不信,可以看看两“蕉叶”之争。
广州蕉叶号商标亚洲蕉叶餐饮饮食集团有限公司商标8年的两“蕉叶”之争在年向广州市天河区人民法院判决不侵权后变得白日化,各方当事人为了确定各自正统的泰式饮食而打起了旷日持久的法律战、口水战。
简单地说,两片“蕉叶”之争其实是在先字号、在后注册商标、未注册商标之间合理使用和侵权问题的判断。
根据广州市天河区人民法院查明事实,创始人罗定民于年11月20日与他人共同投资设立广州市东山区蕉叶风味屋,年8月26日核准更名为广州蕉叶饮食服务有限公司。年6月始,广州蕉叶饮食服务有限公司陆续在广州、上海等城市设立了分店。直到年5月18日,广州蕉叶饮食服务有限公司向国家商标局申请注册第号商标,经核准有效期自2年10月7日至年10月6日,核定服务项目为第42类。但实际上,广州蕉叶饮食服务有限公司在其店铺内、招餐、菜单等上使用标识,而此图文标识并未申请注册。
同时查明,香港蕉叶咖啡屋于年12月1日始将“蕉叶BananaLeaf及图”标识登记注册于餐饮业及咖喱屋食品等商品上。年7月12日,香港蕉叶咖啡屋在中国大陆申请注册第号并于年10月14日获准注册。7年3月14日经和转转让给亚洲蕉叶饮食集团有限公司,有效期经核准续展至年10月13日,核定服务项目为第42类的餐厅、自助食堂、快餐、自助餐馆。
8年,杭州蕉叶餐饮管理有限公司餐饮管理有限公司(亚洲蕉叶餐饮饮食集团有限公司在中国大陆的商标独占被许可人),于8年8月向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起诉广州蕉叶饮食服务有限公司饮食服务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擅自在其餐馆门口店牌广告、宣传手册、包装袋、餐牌、餐巾纸、毛巾、员工工服号牌等使用的“蕉叶”中英文组合与其第号相近似,导致相关公众误认,侵犯其商标专用权。年7月14日,上海一中院以((8)沪一中民五(知)初字第号民事裁定书裁定准许杭州蕉叶餐饮管理有限公司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撤回该案的起诉。
接着,杭州蕉叶餐饮管理有限公司餐饮管理有限公司于年12月17日向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起诉了广州蕉叶饮食服务有限公司饮食服务有限公司的关联企业上海金蒜头有限公司在广告、店招、员工工服、标牌、菜单、毛巾、包装袋等上印制的标识侵犯了其第号商标专用权。年8月18日,上海浦东新区人民法院作出()浦民三((知)初字第号民事判决书,判决上海金蒜头餐饮有限公司使用的广州蕉叶饮食服务有限公司商标侵犯了杭州蕉叶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的商标权,赔偿损失30万元,并在上海登报致歉。
上海金蒜头餐饮有限公司对此不服,在上诉期内向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提出了上诉,其后在该法院的调解下,双方同意调解并达成协议:上海金蒜头餐饮有限公司承诺不再使用含有“蕉叶”、“bananaleaf”文字和由号图形商标所构成组合商标,上海金蒜头餐饮有限公司在年12月支付杭州蕉叶餐饮管理有限公司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支付人民币元。
法院的调解并没有终结两“蕉叶”之争。广州蕉叶饮食服务有限公司于年3月开始反攻,将杭州蕉叶餐饮管理有限公司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告到广州市天河区人民法院,请求确认不侵犯商标专用权。该案经历一审、二审及再审程序,历时几年,最终判决维持一审判决,即判决广州蕉叶饮食服务有限公司对其字号的使用有没有侵犯亚洲蕉叶餐饮饮食集团有限公司的商标专用权。
字号和商标属于不同的行政部门管理,由字号和注册商标构成的未注册商标的使用也时常会构成侵权,字号、未注册商标与注册商标的冲突也时有发生。两蕉叶之争,一边是广州蕉叶饮食服务有限公司字号在中国大陆使用在先,由字号和注册商标构成的未注册商标使用在后,一边是亚洲蕉叶餐饮饮食集团有限公司商标注册在后,究竟广州蕉叶饮食服务有限公司对其字号的使用有没有侵犯亚洲蕉叶餐饮饮食集团有限公司的商标专用权?这个问题我们暂且不讨论,法院自会判决。站在企业商标管理的角度看,广州蕉叶饮食服务有限公司“蕉叶”字号的使用要早于亚洲蕉叶餐饮饮食集团有限公司商标的注册申请日,如果当初罗定民注重品牌打造,将“蕉叶”汉字早日注册,也不至于被告商标侵权。
从这个案例可以看出,原来商标注册申请并不简单。
系列文章:
商标之旅第一站定位
商标之旅第二站设计
专利战法之序言篇
专利战法之结盟篇
专利战法之突围篇
专利战法之“广积粮”篇
专利战法之织网篇
专利战法之封路篇
专利战法之择位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