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报

您现在的位置: 晶报_晶报简介 > 晶报理念 > 气泡水受市场欢迎,0糖0脂低卡也要适

气泡水受市场欢迎,0糖0脂低卡也要适

发布时间:2023-3-2 10:30:08   点击数:

随着深圳气温逐步升高,冷饮又成为了许多人的“快乐源泉”。咕噜咕噜一大口给味蕾甜蜜刺激,却又不用担心发胖,近几年,主打“0糖0脂低卡”的气泡水产品已经成为市场爆款饮料。为什么没有含糖却有甜味?为什么含有碳水化合物却显示零卡?气泡水是否可以替代白开水?今天,晶报带你学习如何看懂饮料包装上的营养成分表。

“0糖0脂”气泡水成市场“宠儿”

作为一名家长,张女士总是会担心孩子爱喝饮料会影响身体健康,她时不时就会拿起孩子买来的饮料瓶看看包装,了解他到底喝的饮料里有哪些成分。她看不懂大多成分专业名称,可是她认为营养成分表里的糖份、脂肪数值低一些会对孩子比较好。最近,她的孩子爱上了气泡水,她又研究了一番,发现这类饮料糖、脂肪、蛋白质都为零,有的含较低的碳水化合物,但是能量也显示为零,这让她产生了一些疑虑。

记者走访市场发现,目前市面上推出气泡水产品的品牌非常多,无论是在便利店或超市,都开辟了气泡水的一席空间,这些气泡水包装上都有鲜明的“0糖0脂”等宣传语。记者查看了近来很火的元气森林白桃味苏打气泡水营养成分表,除了碳水化合物显示每g含碳水化合物3.8g外,其他成分都显示0;喜小茶葡萄味无糖气泡水除了碳水化合物2.6g、膳食纤维1.5g、钠6mg,其余数值也是0;汉斯小木屋轻零蜜桃味苏打气泡水也是仅碳水化合物显示1.5g和钠为16mg。

记者观察到,大部分购买气泡水的市民只对比品牌、价格、味道等,几乎很少人会仔细查看配料表、营养成分表等信息。市民陈女士就表示,自己喜欢喝饮料但又担心长胖,市场上流行起气泡水后,看到是零糖零脂肪,自己就经常买来喝,“没有精神负担了,身边的女生朋友也爱喝”。

建议市民结合自身健康合理饮用

根据现行GB-《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规定:预包装食品营养成分表中强制标示内容仅包括能量和四种核心营养素(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钠),糖是可选择标示内容。

就此,记者也采访了深圳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食品部营养室主任、高级工程师张协光,了解如何看懂配料表、营养成分表中常见的成分。

张协光表示,气泡水和苏打水都属于碳酸饮料的一种,根据GB/T《碳酸饮料(汽水)》对碳酸饮料的定义: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充入二氧化碳气的饮料,不包括由发酵法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气的饮料。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苏打水添加了碳酸氢钠调整风味,而气泡水没有。

按规定,对于液体食品,当脂肪含量≤0.5g/mL可声称该食品无或不含脂肪;糖含量≤0.5g/mL可声称该食品无或不含糖;能量≤17kJ/mL时,可声称该食品无能量。但是为什么无糖的饮料喝起来却是甜的呢?

张协光称,根据GB/Z-《食品营养成分基本术语》中对糖的定义是指所有的单糖和双糖。许多饮料的甜蜜感其实来自代糖和甜味剂,比如配方表中常见的聚葡萄糖,是一种水溶性膳食纤维,具有产热低、降血糖和调节肠道菌群的功效,常用于保健品、饮料和乳制品等食品中;安赛蜜,是一种有机合成盐,具有无能量,高甜度的特点,是一种稳定的非营养型甜味剂,广泛用于饮料、冷冻饮品、果酱蜜饯等食品中;三氯蔗糖,是一种以蔗糖为原料的功能性甜味剂,具有无能量,高甜度的特点,在人体内不参与代谢,不被人体吸收,是糖尿病人理想的甜味替代品。而气泡水使用的赤藓糖醇,更是唯一一个零热量的糖醇,具有稳定性高,甜度低的特点,不为机体供能,不参加糖代谢,不引起龋齿。这也正好解答了市民的疑惑,气泡水中的赤藓糖醇产生了碳水化合物,但能量却为零,部分气泡水显示有较低能量,可能是来源于膳食纤维。

“这些代糖或甜味剂都属于食品添加剂范围,添加量只要符合相关标准要求,一般对人体无害,但不建议大量长期饮用。”张协光称,气泡水虽然不含有脂肪、糖、能量,但由于含有二氧化碳,过量饮用会导致骨质疏松,对于肠胃功能较弱的人来说,也会导致胀气等肠胃不适问题,所以建议市民结合自身健康合理饮用。

来源

晶报APP

记者:林菲

摄影:林菲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gbaoa.com/jbln/1788753.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