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大雄父子小影
余大雄别署宝凤阁主,因昔年曾眷一情人,芳名中有一凤字,余对此凤,非常怜爱,只惜公子情深,美人命薄,良缘大好,忽尔中道分飞,余于哀悼之余,特题此号,以志不忘。余亦多情人哉!
余籍隶徽州休宁,世居东乡英山渠(地名,某报谓为屯溪人,非是),祖字古香,官前清候补道。父挺生,历署浙省仙居、分水、临海等县篆,年前病故沪寓。闻死后宦囊并不甚丰,盖虽作官多年,无如宦游各地,皆极贫瘠,故退休后,并无多少余蓄也。大雄天资聪敏,人亦干练,某报谓其老于世故,诚然!犹忆大雄曩年办报时,曾有一事甚趣,特为记述于左。
有某名伶者,名震南北,风头极健,某年在沪登台,各界人士,捧之甚力;并有数家报纸,每日为之作起居注,备极恭维;而大雄独否,且作文刺之,登诸其所主编之《晶报》。某名伶阅报憾甚,向余大起交涉,并声言将邀集在沪各班武帮子弟,俟余出外,痛殴之以泄愤,或迳控之法庭,使赔偿名誉损失。
余闻之,自知笔端肇祸,打官司固不怕,惟以千金之子资格,不值饱尝武夫老拳,乃挽知友向伶界领袖疏通,请为排解。后由夏月润、赵如泉两君,出作鲁仲连,经几番磋议,始由夏、赵出面,召集伶界全体,大开香堂,烧香点烛,筵席广陈水陆,无论文帮武帮,一致出席,令余亲身登堂道歉。余以大丈夫能屈能伸,何妨做一下韩信,免得以后许多麻烦,当即一一照办。于是一场风波,始告平息,即此可见其坚忍之性,非常人所可企及。
自春间改食周粟后,迭遭横逆,乃一次仅中副车,一竟命中,其内幕如何,殊非外人所能臆测。某君谓其“小有才,未闻君子大道”,而同乡中有知其内情者,则谓大雄年来日处窘乡,对人常愁眉苦脸,自诉处境之穷,惟其素乏积蓄,则人多知之。虽平日善于计算,钱不浪费,无如家计浩繁,所入恒不敷所出,而对外场面,又不能不勉力支撑,内外交困,殊难为计,迫而为此,其主因谅为经济关系,某同乡之言如此,理或然欤?
《上海日报》-10-23
民国故纸堆整理转载请注明
相关阅读:
斧下游魂之余大雄(一)创刊《晶报》开小报先河投稿求刊须事先行贿
斧下游魂之余大雄(二)《晶》不孝祸延考《神州》关闭兄弟争梅大王啼笑两难
斧下游魂之余大雄(三)开笔战脚编辑双方讨好事新朝称微臣自有天真
余大雄忆事《上海日报》
记上海《晶报》(下)
包天笑
记上海《晶报》(上)
范烟桥
余大雄及其上海《晶报》(一)
余大雄及其上海《晶报》(二)
《新游侠传》卷头语——张恨水
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