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夏记【晶报】
苦夏记○熊奇侠
苦夏最难受是闷热无风,穿衣汗就黏在身上,难受。把衣脱掉还是如在蒸笼中汗如雨下,恨不能把皮扒了——想那可能会凉快一点。
中国人是善于苦中作乐的,也是讲求中庸的,因此夏日还有些美好东西来冲抵酷热,摘首诗可知: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山亭夏日》)
这首诗是极为白描的,如《诗经》“日之夕矣,牛羊下来”般的白描语言和散淡心情,一脉相承到我小时候所见。
元代刘贯道的《消夏图》是很早就看过,总觉得古人过夏天大概较淡定,一把蒲扇一杯杯热茶便可,大概不如今人这般浮躁——又是空调风扇,又是冰镇饮料水果,固然也可说时期进步啰。固然古时富豪人家和皇帝是要存今冬的冰到来年消夏用,之前读过些这样诗文,描写采冰者痛苦云云。古代帝王也有避暑胜地,如今天仍负盛名的承德避暑山庄,惋惜今天许多避暑胜地也变热了,如朱自清《外东消夏录·引子》说的“这回我从昆明到成都来消夏”的“成都”就不那末能避暑了。其实喝热茶真可以解暑,很多人和我一开始样想当然。总的这样看,今人竟很多直比古代帝王家了。
“书卷清茶消永日,南轩花放共悠悠。”——看书消夏总是古人脱离“苦夏”的不二宝贝,也是今天爱书人的妙招。记得贾平凹有篇文章说夏日打麻将大汗淋漓,用唾沫抹在乳头上,顿觉全身凉意,直到头顶,我试过,扯淡!看书能让人心静,所谓“心静自然凉”。我记得初读《红楼梦》就是躲在后山大茶树下,看一身大汗,可见心不静。这个夏天一直在读黄裳的书,好几篇黄老讲到写过《鸳湖曲》、《圆圆曲》的吴梅村七言歌行好,我倒是很喜欢他《八风》诗序两句“余消夏小园,风塕但是四至。”妙哉!我大学在青海,工作在珠海,是夏天不如之前那般苦夏了,觉得“山雨欲来风满楼”时读书最爽,管他天塌了、打雷了,且去会会书中自有的“颜如玉”。
冬至饺子夏至面
赞美
人赞美
白殿风病北京治疗白癜风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