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报:深圳历史文化遗迹有什么突出特点?
晶报:您策划编辑这套丛书的出发点和意义是什么?能简单介绍下么?
黄玲:深圳建市以来进行过三次文物普查,“清点家产”,地上地下有多少文物,尽管查清了,可是保护还是不太有力,因为目前深圳文化保护是分级的,国家级、省级、市级、区级,没列入这些等级的基本没得到保护,自生自灭,甚至被野蛮拆毁
晶报:深圳今天历史文化保护和研究发展如何?
黄玲:深圳主要有广府文化、客家文化两种,我们以前一直讲路东路西,就是广九铁路东边是客家民居,西边是广府民居深圳又是滨海城市,有海洋文化,地处岭南,也有岭南文化痕迹,所以有多元文化特点深圳不是建市以来才有移民文化,一直以来就是典型的移民大后方深圳晶报网,从中原到岭南,在建筑上、民俗上、方言上,都各有特点
晶报记者 熊奇侠/文 张定平/图
晶报:在丛书总序中您也强调了深圳历史不是从建立特区开始,以前一般叫宝安、新安,为什么当时要取名叫深圳,而不是宝安?
丛书策划人、深圳市史志办公室主任黄玲介绍说,《深圳历史文化丛书》的出版,体现了两层意义:一是在学术研究方面,为研究者提供了极为丰富翔实的史料,对于研究深圳地区的历史文化提供了极好的范本;二是为广大读者和市民提供了了解深圳历史文化的机会和窗口新书发布会后,黄玲接受晶报记者专访,谈及深圳历史文化的特点以及史志办接下来的努力方向和计划
黄玲:原来宝安县县城在南头,新中国成立后把县城搬到深圳镇深圳建市时叫深圳深圳晶报登报电话市,而不是宝安市,首先是因为广九线,因为深圳是铁路枢纽站;再是深圳从清末建镇以来商业就很发达;还有1911年广九铁路通车,深圳作为枢纽,交通也发达,海内外知名度很大虽然最开始是叫宝安还是深圳确实是有争议的,但最后决定还是用深圳作为市名
黄玲:首先丛书接下来会继续推出,这个是第一辑我们接下来三年马上启动对深圳以前1125个自然村落遗留下来的东西进行大规模普查,虽然它们今天已经变成居委会、小区了最近我们看到一个民居,是一个叶氏家族的祖屋,非常漂亮,有100多年历史,可它不在这个保护名录里面,遭破坏很严重,非常可惜,深圳以前很多这种民居的我还是希望能更重视和保护这些先人留下的遗产,深圳要建设文化强市,肯定需要历史作根基
晶报晶报电话:史志办接下来对深圳历史文化还有什么计划和想法?
黄玲:挖掘深圳的历史文化是我们史志办的职责和一直以来努力的方向,但这么些年一直忙着编市志——也就是深圳建市以来的历史深圳今年建立特区35周年,我们觉得应该挖掘深圳以前的历史文化,2012年开始我们就组织热心人士编这套书,得到大家的大力支持比如研究深圳炮楼的张一兵,这么些年他一直在开展田野调查,采访收集,对深圳每个角落的炮楼收集了很多资料,但是没有渠道发表,所以我觉得可以把它列入这个丛书,单独出一本现在开平碉楼很有名,其实建市前深圳的炮楼——也就是碉楼,一点都不少于开平,有几千座,可建市后因为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很多就消失了,只剩615座,且还在遭受破坏,逐渐消失这是深圳晶报电子版头版非常遗憾的事情我们能做的,就是把它们记录下来,让大家了解
白癜风治疗的有效医院北京治白癜风好的医院是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