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报

您现在的位置: 晶报_晶报简介 > 晶报广告 > 央视关注她16岁参军入伍,荣立军功,获

央视关注她16岁参军入伍,荣立军功,获

发布时间:2023-3-14 11:26:55   点击数:

不久前,在央视直播年第十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开幕式上,有这么一位特殊的老人,她的亮相被媒体称为启动式上最动人的一幕。她对中国影视学科做出了开拓性和整体性的贡献,被同行称为艺术学领域的一位战略家;她是我国第一位影视学博士生导师,已经从事文学和电影教育工作60余年;她创办的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已成为中国电影界独树一帜的品牌,她就是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黄会林先生。

黄会林,年生,年入伍,在抗美援朝战场荣立军功。年保送入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年提前毕业留校任教。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创院院长,中国高校第一位电影学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的创办者。现为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院长。出版《黄会林绍武文集》(十卷)、专著《中国现代话剧文学史略》《夏衍传》(与绍武合著)《学术知行:从影视民族化到第三极文化》等,主编并参与撰写《中国影视美学丛书》《影视受众研究丛书》《京师影视学派系列丛书》等,与绍武共同创作《梅岭星火》《故都春晓》《爱的牺牲》《骄子传》《母亲三部曲》等。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向参加抗美援朝出国作战的、健在的志愿军老战士老同志等颁发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黄会林从战场走向治学前沿,年获颁这一纪念章。

出身名门,但搞戏剧也是冥冥注定

少年黄会林

黄会林出生在天津的一个大户人家。她高祖是颇具名望的清翰林殿阁大学士黄赞汤,祖母孙氏是京师大学堂创办人孙家鼐的女儿。因此,黄会林经常被人说出身名门,但她总是纠正:祖上是耕读世家,如今是戏剧之家。这句话是有特殊意义的,黄会林的确与戏剧有着不解之缘。上世纪初,天津是中国北方文化艺术的先锋城市、戏剧的福地。黄会林五六岁时,父亲黄梅轩在天津明星影院做经理,后又担任南北剧社社长。黄会林的父亲与许多剧社的导演、编剧、演员有密切接触。他们经常聚在家中谈论剧本、演出,幼小的黄会林不知道大人们在讲什么,但觉得他们讲的东西很美妙,因此在心中埋下了一枚种子——长大了,我也要做这些有趣的事。

这枚种子在黄会林看来是冥冥注定。黄会林第一次对电影有深刻记忆是年在上海,她跟着家人去看电影,日子虽然过得很苦,但大家看电影时还是很快乐的。那时,她认为电影是个很神奇的东西,人们可以在电影中获得快乐,忘记悲伤。

奔赴战场,九死一生

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在保家卫国口号的鼓舞下,全国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参军热潮。正在北师大附属中学读初三的黄会林,跟随部队、奔赴战场。到了朝鲜前线,真的是在打仗,真的有牺牲的战友,真的要去收敛战友的尸体,真的要经受敌机的狂轰滥炸。每个人戴上一个钢盔,真的有敌机来扫射,掀起很大的烟,飞起来的石头和弹片都在钢盔上敲得嘣嘣地响。黄会林说。

入伍后,黄会林被分配到华北防空司令部炮兵处作战科当标图员,年随部队入朝,在高炮部队政治处宣传队当宣传员。当时她所在的高炮团和兄弟部队的高炮群一起驻守清川江边,任务是保卫清川大桥。这座桥,对于为志愿军前线补给的运输大动脉来讲是关键的要害处,如果桥被炸掉,整个志愿军前线补给就断了。这一仗打了七天七夜。我们宣传队员运送炮弹、抬伤员,阵地上弹片打得头上钢盔当当直响。每次飞机一走,宣传队员们马上进行战地鼓动,战后总结。大桥保住了,但仅是我所在的团就牺牲了一百多位战友。我们只能是给他们擦洗干净,放入长长的布袋,就地掩埋。黄会林回忆说。

后来部队评出了一百名人民功臣。在这一百名功臣中,当时18岁的黄会林是唯一的女兵。黄会林在抗美援朝战场得到的,不仅仅是一枚奖章。她多次说,这枚军功章当然是一份荣耀,但更是一份责任,为了牺牲的战友,她要继续战斗、工作。她说,我是幸存者,我的战友们牺牲了,他们把生命奉献给了国家。他们为了保卫祖国,命都不要了。从那时起,我就下定决心要继承他们的遗志,觉得自己做什么都是应该的,只有做得还不够好。

黄会林先生讲述从朝鲜战场回国后的人生选择

结缘北师大,开办话剧社

年黄会林被保送至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年,她提前毕业留在中文系从教,当了20年的助教后,从年到年,黄会林在北师大走完了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的过程。大学毕业后三十多年,黄会林一直教现代文学,那时她就注意到现代文学与现代戏剧、电影的密切关系。

上世纪70年代,她和丈夫绍武开始电影创作,发表了电影剧本《梅岭星火》《彭德怀在西线》等。年结识夏衍后,他们又开始话剧创作,在夏衍直接指导下,写出话剧《故都春晓》。在此过程中,自然而然转入夏衍研究和中国现代话剧研究。在上世纪80年代,黄会林一边教学,一边还做了两件有全国影响的事,一是年创立理想杯大学生电视作品大赛,二是年创办北国剧社。

年1月10日晚上,北国剧社成立大会隆重举办,北京戏剧界的权威泰斗和学者专家们纷纷来到会场。当时的戏剧泰斗曹禺为北国剧社亲笔题写了社训大道本无我,青春长与君,著名剧作家吴祖光也送了点燃世界,美化生活八个字鼓励北国剧社。自此,北国剧社白手起家。随后,北国剧社像一匹黑马杀入戏剧节——在首都剧场连演五场,一夜成名。演出之夜,时任中宣部部长的朱厚泽、文化部部长的王蒙及众多戏剧界知名人士都亲临现场。不出几日,国内各大媒体以及欧洲时报、美国中报、香港晶报等对此的报道已铺天盖地。

北国剧社

白手起家,勇挑重担

黄会林画像

年,不仅对黄会林来说是一个值得纪念的年份,在中国高校影视学科史乃至整个艺术学科发展史上,这也是一个重要的年份。年年底,北师大计划重建艺术学科,校领导找到黄会林,希望她担此重任。那一年,黄会林已年届58岁,接近退休年龄。在几乎空白的基础上重建一个大学科,其实就是创建,这显然意味着一次艰巨创业。对于一般人,接此重任是既无此心也无此力。校方再三做工作,黄会林推辞不得,只能接下任务,她自己当时也没想到,就此开启了北师大艺术学科28年全面复兴的征程。

可是刚开始,创业的艰难,实在一言难尽。从学科设计规划、师资引进和培养,到教材编写、招生计划、课程设置,乃至校舍、人员安排,方方面面,千头万绪。可想而知,这得需要多大的精力和付出。经过1年的艰辛筹备,教学体系初步建立。年,北师大获得了国家批准的第一个硕士点影视艺术与技术。年,影视专业开始招收本科生。年又被批准设立了中国高校第一个电影学博士点,被兄弟院校称为三年三大步。黄会林认为,艺术学科不能停留在文本上,更应该体现知行合一的理念,于是,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应运而生。

黄会林参加第13届大学生电影节

年的5月4号,第一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成功上马。有了第一届,自然要有第二届、第三届、第四届……黄会林内心的韧劲得以激发,她要持之以恒地打造出一个品牌。然而,年轻的电影节数度面临钱荒,最严重的时候几乎没有资金筹办。但黄会林靠着数十年前浴血朝鲜战场的坚定意志与敢啃硬骨头的军旅作风让年幼的电影节挺过了经年风雨,得以在今天蔚然成荫。

辛苦耕耘,硕果累累

年,艺术系各方面工作蒸蒸日上,65岁的黄会林向学校递交了辞呈。年,北师大艺术与传媒学院成立,校领导又一次找到了黄会林,请她担任院长。在她和团队的努力下,北师大艺术与传媒学院获得了艺术学一级学科博士授予权,至年,则已建成双一流、A+学科。年,黄会林发起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在国内外获得越来越广泛的影响力,成为彰显中国魅力、宣扬中国文化的品牌项目。年,黄会林捐资发起成立会林文化基金,年首届会林文化奖颁发。会林文化奖是面向国际的学院奖,旨在表彰为中国文化国际传播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外人士。

二十余年来,以黄会林为主要学科带头人,北师大戏剧与影视学科彰显出传承中国优秀文化、体现中国文化魅力和东方审美气质的人文性追求,形成了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京师影视学派。如今,在她和同事及几代学人共同开辟、耕耘的中国影视民族化研究新天地里,硕果累累,中国影视民族化研究学科体系经过多年奠基、深化、拓展,一座大厦已然矗立。年,《京师影视学派系列丛书》开始陆续问世,标志着京师影视学派已形成系列成果。

从年留校任教,黄会林以教师为职业,以学术为生命,以推动中国戏剧电影发展、构建中国影视民族化理论体系为使命,在影视艺术与中国文化国际传播领域开创了众多导向性的基础理论和实践案例;她是在学术领域开疆拓土的耕耘者,也是一位有战略眼光的学术领军者,更是一位以爱和知识教书育人的学者。

黄会林在大影节闭幕式上发言

从千里沙场、三尺讲台到治学前沿,黄会林一直活跃着、奋斗着,成为学术界、文化界、影视界都响当当的人物。如今本该在家含饴弄孙、安享晚年,她却还在为中国文化国际传播事业鼓与呼。60余年不惧风雨,砥砺前行,青春与激情、理想与荣光,在黄会林身上展现得淋漓尽致。有人问,您已经年近九旬,接下来是不是要歇一歇了?黄会林说:我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儿女,是战争的幸存者,活着的每一天,我们都不可倦怠,要多做点事情,让逝去的战友安息。

延伸阅读: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学科积累近百年历史,地位独具、历史悠久、学术之风优长。年成立艺术与传媒学院,是中国高校第一个全艺术学科汇聚、艺术与传媒结合的学术与创作并进的独特学院。学院设有国家首批艺术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首批艺术学一级学科博士点。新的艺术门类成立后设有戏剧与影视学、艺术学理论两个一级学科博士点,音乐与舞蹈、美术学等四个一级学科硕士点。电影学为国家级重点(培育)学科,艺术学理论、戏剧与影视学为北京市重点学科。本科专业包括:戏剧与影视学、音乐学、美术学、舞蹈学、数字媒体艺术、书法学等。学院创办的北京大学生电影节自年以来在海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传媒与艺术实验教学中心于年被评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学院坚持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的院训,招收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博士后、高级访问学者和外国留学生等,致力于培养艺术创作与研究能力并重、人文与艺术素养深厚、具有国情意识和国际视野的艺术创作与艺术教育高级专门人才。学院承担由教育部、文化部指导,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电影学院两部三校联合实施的动漫高端人才联合培养实验班计划

素材来源:北京师范大学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gbaoa.com/jbgg/1788806.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